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自学藏语与小格桑花心连心,武汉教师为
TUhjnbcbe - 2025/2/2 3:55:00

楚天都市报记者向一帆

“侯老师,感谢您三年来的帮助,谢谢您照亮了我的生命。如果以后我有能力,也会像您一样,做一个热爱生活、传播爱心的人。”今年毕业季,武汉市西藏中学副校长侯伯云收到一份小礼物,里面夹着的一张小纸条让他热泪盈眶。

执教“西藏班”25年,带过多名藏族学生,侯伯云依然时常会被这群来自雪域高原的小“格桑花们”诚挚淳朴的情感打动。为了让西藏学生在武汉有个家,他联系农工党武汉市委会与学校学生“五亲”结对;为了让叛逆的学生不退学,他苦口婆心劝说学生,让学生迷途知返……近日,这位为在汉藏族孩子撑起一片天的老师被推选为年“荆楚好老师”候选人。

从教20多年,他见证藏族孩子的变化

武汉市西藏中学是一所地方援建藏族学校,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雪域高原西藏。年,侯伯云从宜昌职教中心调到沙市六中西藏班(现武汉市西藏中学),当起了藏族学生的“孩子王”。

第一次前往沙市码头接藏族孩子回学校,侯伯云才对藏族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当时,普布曲杰从船上下来提着一个蛇皮袋,我就想接过来帮他提,没想到这个善意的行为却遭到了他的拒绝。”

沙市码头距离当时的西藏班校区还有近4公里的路程,身材矮小的普布曲杰坚持将跟他个头差不多大的行李拖回了学校。直到后来侯伯云才知道,原来那“蛇皮”袋子里装有普布曲杰预科一年和初中三年全部的零用钱,临行前,妈妈将这10块20块凑成的元仔细缝进他的行李中。

西藏中学70%的学生都来自农区和牧区,部分学生因家庭情况窘迫而导致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这都让侯伯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让学生亲近自己、信任自己?侯伯云花时间自学了拉萨、山南地区的日常口语。当听到老师操着一口熟悉的乡音与他们交流,孩子们很快就能对老师敞开心扉。

渐渐地,侯伯云摸索出了一套与藏族学生相处的方法。即“严、爱、细”三字经教育理念。“严”,对刚来学校的孩子,他会带着其他老师一起,从吃、住、行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爱”,把藏族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学生将老师当亲人,教育的功效就会事半功倍。“细”,工作一定要细,孩子都在成长年龄,远离父母亲人,只有把工作做细做深,深入了解学生想什么、做什么才能懂孩子。通过这个方法,武汉西藏中学的藏族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在武汉的生活。

帮藏族孩子在武汉找个“家”

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能逐渐走入正轨,但学生们幼小离家导致亲情缺失,成为侯伯云的一块心病。虽然他总是督促孩子们多跟家里联系,但多公里的距离时常让处于青春期最需要家长关心的孩子们感到一些落差。

为了补上孩子们对亲情的渴望,年侯伯云便主动与农工党武汉市委员会、洪山区工委会等单位联系,组织农工党爱心党员启动了与武汉西藏中学藏族贫困学生结亲结对助学行活动,目前已有名藏族孩子在武汉有了自己的“家”。

1年,德吉拉姆从西藏山南地区来到武汉。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她,因家庭贫困的原因有点自卑,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到校不久就哭着想回去。但在与汉族妈妈贺丹心结对后,德吉拉姆再也不闹着想回去。

“家里汉族爸爸妈妈和哥哥都对我很好,每逢过年过节,汉族爸爸妈妈都会接我到家里过年。”德吉拉姆说,成为这个“新家”的一员后,她不仅在异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此也再也没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发过愁。

今年年初疫情在武汉爆发,眼看着学校里一些学生感冒咳嗽,侯伯云和学校其他老师在学生即将放寒假之际做了一个大胆的举措——提前封闭校门。“那时候我们还在准备学生团年饭、春节汇演、外出购物等活动,发现情况不太好,就将所有活动停了。”侯伯云说,1月20日,学校开始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所有人无事不出门,无令不进校。同时,严格执行“校园无死角”的日常消杀、每天两次的全员测查体温、校外教职工“日报行踪,日报平安”等规定,保证了全校名学生和62名学生家长没有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如果不是老爹,我的人生肯定不同”

除了为贫困孩子在江城结对奔波,侯伯云对学生的关怀也如同父亲一般,爱着每一个西藏孩子。“老爹是我的恩人,不是因为他,我肯定考不上大学。”赤列江措是武汉西藏中学6级的毕业生,在考上大学前,赤列江措差点放弃学业回到西藏,是侯伯云对他的劝导才让他回归人生的正轨。从此,侯伯云也成为赤列江措口中的“老爹”。

高三时,赤列江措的成绩不太理想,远在西藏的家长决定让孩子回家。侯伯云知道这件事后,立刻将赤列江措叫到办公室,逐门的为他分析各科提分的可能,并将他的优点全部列出,还专门表扬和鼓励了他。这样一来,赤列江措重拾了信心。但让他彻底改变想法的,则是侯伯云说的那句,“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你,我也不会放弃。”

侯伯云与白姆措姆(右)

赤列江措说,侯伯云是个特别细心的老师,他总能看到任课老师看不到的小事,能看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正是他给自己的信心,让自己奋发图强,一举考上浙江警官学院。

“你就是我的爸爸,以后我给你养老!”当听到资助了11年的孩子旦增说出这样的话,侯伯云感到十分温暖。年,家庭贫困的旦增来到武汉西藏中学读书,由于父亲早逝,十分担心家中的母亲和奶奶无人照顾,他只好砸坏学校路灯“幼稚”的方式激怒老师,希望能被送回家去。得知这件事后,侯伯云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责怪旦增,与他谈话解开了孩子的心结。直到旦增大学毕业,侯伯云才结束了对旦增的经济资助。

侯伯云与学生

类似赤列江措和旦增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作为与侯伯云同事15年的徐峰认为,侯伯云是个有着自己独特教育方法的好老师。徐峰说,侯伯云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角度上关心学生,更是站在社会的角度教育学生。在教育学生时,侯伯云会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低年级的学生他会告诉学生有困难找老师,教导学生多注意卫生习惯多与家里联系,高年级的学生则是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和世界观教育,保证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普世观,是一个真正有民族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眼下,过完暑假的孩子们正返回熟悉的校园,侯伯云站在校门口,满脸微笑地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他带着那份教育的初心,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学藏语与小格桑花心连心,武汉教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