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夜盗红汗治奈何
TUhjnbcbe - 2021/8/26 0:30:00
白癜风初期怎么用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928/4703219.html
医师手札

蒋健,字奕安,号石羽全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中医脾胃病及内科杂症的治疗。

患者丁某,男性,71岁,年10月7日首诊:喉间痰多色黄呛咳,口渴,饮水正常,夜间时有盗汗,汗质黏腻色红染衣,以右侧肩背部为主(右侧肩背部年7月曾患带状疱疹,经口服抗病毒药物及外用涂剂治疗2月余好转,现无皮损)而左侧肩背部无汗。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滑。有膀胱癌手术史。咳嗽痰热内扰;治拟清热化痰为主,温胆汤加味:半夏15克,陈皮12克,茯苓15克,竹茹15克,枳实12克,厚朴9克,胆南星12克,糯稻根30克,瘪桃干30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侧柏叶15克,14剂。

诊疗时笔者均在侧旁抄方。因红汗在古代文献中虽有提到,但我们并未在临床遭遇过。据患者家属讲,患者所出红汗染衣难以洗净。蒋师遂要求患者下次来诊时将难以洗净的红汗所染之衣带来一瞧。

二诊(10月21日):患者家属带来了红汗所染之棉毛衫,见白色棉毛衫的衣领、肩袖等处皆染红色,虽经洗涤犹存。服上药后,喉痰明显减少,盗汗亦有减少,汗液变稀,汗液仍呈红色,随盗汗减少而红色变浅,口臭,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辨以肝胆湿热证,治拟清肝泄热,化湿止汗,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12克,山栀12克,黄芩12克,柴胡12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泽泻12克,车前子(包煎)15克,糯稻根30克,瘪桃干30克,14剂。

三诊(11月4日):盗汗止而红汗亦消。轻度腹泻,舌淡红,苔黄腻,脉细弦。湿热未尽,脾胃亏虚;四妙散加味:苍术、白术各12克,黄柏12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2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生黄芪30克,焦三仙各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佩兰9克,14剂。服上方后泻止,红汗未现,患者家属讲再无染衣现象。

按:本案有二点值得讨论:一是盗汗的病机及治法,二是红汗的机理及治则。

关于盗汗的病机。《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虚劳盗汗候》云:“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而李东垣创制当归六黄汤治疗阴虚火旺之盗汗,被奉为“盗汗之圣药”。明清医家认识到湿热亦可致盗汗,如张景岳提出“湿气乘脾者,亦能作汗”,但他仍认为治当“去其火而湿自清”。清代高世栻《伤寒大白·盗汗》对湿热盗汗的病机和治法提出了独特见解:“欲眠睡,合目则盗汗,此热在胆也,用小柴胡汤、泻心汤。今余推展清胆汤(柴胡、黄芩、竹茹、浓朴、广皮、甘草)重加柴胡、黄芩,互注合病,互参看。”并提出了清胆汤加减治法:“合目则汗,胆经火旺,故用此方。若左寸脉大,是胆涎沃心,《家秘》加陈胆星、川黄连;兼小便不利,合导赤各半汤;左关数大,合龙胆泻肝汤,加归、芍、山栀、牡丹皮。”

蒋师治疗本案盗汗采用了类似高世栻的方法,所用处方即主要为温胆汤和龙胆泻肝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由此可见,肝胆湿热或痰湿内蕴确系盗汗病机之一,因受现今教科书的局限性影响,这一盗汗病机易为临床医生所忽视。

关于红汗的机理。现代医学将“血汗症”定义为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而随着汗液排出,可见于血液病或感染性疾病。汗液隐血试验可呈阳性。但在中医学看来,红汗为色汗症之一而已。《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云:“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色汗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汗液被着色,尤以黄色汗液多见。目前色汗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汗腺产色素细菌、药物、食物及特殊疾病有关。

本案盗汗的独特之处在于汗色红赤,而且盗汗侧恰为患者所发带状疱疹部位,红汗与带状疱疹(后遗症)究竟是什么关系?红汗是否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影响了汗腺的功能?红汗抑或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汗腺的病理产物?有较多文献证明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有效、治疗黄汗等色汗症也有效。本案龙胆泻肝汤治疗红汗有效是否可能与该方有抑制汗腺产(红)色素细菌有关?以上疑问目前均无法定论。姑记而录之,待这方面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朝一日将会彻底搞清楚。

(整理:上海中医院顾志坚,为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师承学员)

End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活血祛瘀除低热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半夜胸痛治厥少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胃痞嘈杂从郁治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重用牛膝疗痿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市名中医蒋健教授夜盗红汗治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