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景福镇岔河村凤冠山组多企业搭台多技
TUhjnbcbe - 2021/8/18 3:20:00
程少为简介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05703.html

岔河村全景

近年来,景福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遇,立足景福实际和资源优势,以“党总支+扶贫+产业”为总览,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特色优势产业、传统产业和其他收入齐头并进,确保贫困家庭增收致富。

岔河村凤冠山组位于镇政府东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距离景东县城86公里。该组共有耕地亩、林地亩、古茶园亩。有农户40户人,有9户23人建档立卡户实现脱贫致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特色产业有力助推脱贫攻坚

凤冠山古茶基地、初加工品牌产品

一是凤冠山古茶产业助农增收。经专家考证,凤冠山乃侎傈族栖息地,年前侎傈公主亲手种下余株古茶树,集无量山灵气的凤冠山古茶招引全世界茶商前来投资。目前,有普洱帝泊洱公司、全市茶企业联盟和国内外茶商纷纷抢购凤冠山古茶,形成了基地投入、技术服务和收购价格上的激烈竞争,呈现出多企业搭台、多技术护航、多渠道流通国内外市场的良好态势,优质的凤冠山古树茶价格一度突破元一公斤,给凤冠山茶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入实惠,每年让贫困茶农经济增收达元以上。

二是岔河泡核桃产业助农增收。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帮带模式,全面盘活泡核桃产业。凤冠山组与景东县林草局建立“基地联结”,实施泡核桃提质增效亩,进一步夯实了发展基础。与镇沅县人为峰公司和本村核桃收购大户刘业坤、王永、郭田强签订供销协议,通过“订单联结”受益农户40户,其中,贫困户9户,户均泡核桃增收2元以上。与泡核桃收购大户建立“务工联结”,泡核桃收购大户每年聘用贫困劳动力12人,增加劳务收入2.88万元。政府投入扶持资金4.5万元,扶持9户建卡户实施核桃提质增效,力促经济增收,凤冠山组泡核桃产量10.8吨,收入21万元,户均收入元。

凤冠山特色农产品

三是特色农庄服务业助农增收。依托世界黑冠长臂猿科研基地和无量玉璧剑湖等自然资源优势,伴随景福镇“三景区两基地”特色乡村旅游业兴起,岔河猿缘安慧农庄、乌龟坝特色农庄等新型特色农庄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探险旅游者、摄影爱好者们纷纷前来体验岔河石头寨古村落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古树茶文化,“特色农庄+农特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顺势而生,农户家自产的生态土猪、无量山火腿、本地黄牛、黑山羊、乌骨鸡和生态果蔬在家门口供应给农庄,参与农庄服务游客,获得务工收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无量山特色野生菌

四是林下中药材和野生菌助农增收。岔河村积极推广核桃林下、家庭院落种植中草药,既提升人居环境又促进农民经济增收。目前,凤冠山组种植龙胆草40亩,重楼20亩,每年让贫困户户均增收元。岔河村盛产优质野生菌,每年让贫困户户均增收1元。

传统产业收入稳中有升力促脱贫攻坚

凤冠山组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优势,生态土猪、无量山火腿、本地黄牛、黑山羊、乌骨鸡、林下中药材、野生菌品质上等,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岔河村与景东共成商贸有限公司、与贩运大户宋元强等签订供销协议,凤冠山生态农特产品远销普洱、临沧、版纳、大理等地,贫困户户均增收元。

其他收入支撑稳定力促脱贫攻坚

一是生产资料流转、入股,收入稳定支撑。按照“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思路,引导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将土地、山林等资源流转、入股给专业合作社或能人大户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有效利用农村闲置低效资源,同时,让无劳动力、无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户获取租金或进行利润分成。目前,有3户贫困户按土地元/亩.年、山林元/亩.年标准,把25亩土地、亩山林流转给凤冠山古茶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每年获取租金和利润分成。

二是家门口就地务工,收入稳定支撑。与凤冠山古茶专业合作社、岔河猿缘安慧农庄等签订劳务合同,让剩余劳动力就地务工抓收入。凤冠山组建档立卡户王元文说:“每年春茶一上,我们家人就有活做,帮邓垒家茶场晒晒茶、拣拣粗茶叶,每天能苦百十块钱,一个月能苦三四千块钱。”凤冠山组有8户建档立卡户长年就地务工,每年每户收入超过元。

三是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收入稳定支撑。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1门以上专业技能,把剩余劳动力输送到上海、浙江等地,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脱贫致富。凤冠山组建档立卡户张启雄年参加劳动力就业培训,于年到上海务工,年务工收入达2元,让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顺利实现脱贫出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景福镇岔河村凤冠山组多企业搭台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