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忘老区艰苦奋斗精神看革命老区乌蒙山区
TUhjnbcbe - 2024/4/9 16:24: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znlvye.com/m/

乌蒙山区·云南威信

革命老区奔小康

“二天公公转回来,分田分地又分粮,有吃有穿喜洋洋……”年2月,红军离开云南乌蒙山区昭通威信县扎西回师东进后,苗族同胞们日夜盼望红军回来编唱的一首歌谣,这也是红军在威信地区带领当地贫苦老百姓翻身作主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是不完整的。”年,云南电网公司昭通威信供电局挂包帮扶革命老区威信高田乡凤阳村25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在扶贫攻坚的路上,扶贫工作队员始终不忘初心,扎根老区,发扬红军精神,致力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年4月,凤阳村成功脱贫摘帽。

走进村不忘老区艰苦奋斗精神

“我是威信人,还当过兵,也晓得山上有贫困的老百姓,但没想到这么穷。”威信供电局驻凤阳村扶贫队员潘剑感慨道,第一次走进村子,着实被这里的贫困震撼到了。

凤阳村地处云南乌蒙山区昭通高田乡东部高寒地区,全村共有25个村民小组,住户户人,居住有汉族和苗族,其中苗族占35.86%,是威信县贫困面最大、贫困率最高的行政村。

年,潘剑和其他扶贫队员第一次入村,从早上9点多出发,步行泥浆路几十公里,晚上8点多钟才到达目的地。当晚,扶贫队员们会议办公桌拼凑了一下,铺上铺盖就凑合睡了。

接下来是紧锣密鼓地摸查走访。扶贫队员发现,进村唯一的路常年泥泞不堪,出行极其不方便,村里和外界没有太多联系。

有些村民活到七、八十岁都没有出过村,很多苗族群众不会讲普通话,无法与外界交流。经过摸底调查,凤阳村25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户人,占全村60.21%。

这个惊人的数字让参与扶贫的每一个人心情沉重。

沉重之余,扶贫队员们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只想到要发扬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威信时,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尽快找到致贫的关键因素,才能帮助老区人民早日脱贫!”潘剑说。

走出去“知识银行”让贫困户变技术工

“交通闭塞、思维禁锢、土地贫瘠、技能缺失是凤阳村贫穷的主要原因,‘走出去’就成为改变现状的关键点。”潘剑认为,凤阳村土地贫瘠,仅从产业上讲,要想快速实现脱贫非常困难。

那什么才是更加因地制宜的办法呢?扶贫队员首先想到的是对贫困户加强技能培训,建立“知识银行”,帮助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让农民变成技术工人。

“我自己是从苗寨里读书出来的,我深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驻村扶贫队员杨正强在扶贫讨论会上第一个表示赞同。脱贫最终要靠自己,让贫困户学点技能,比给予一时的经济帮助更管用。

说干就干,扶贫队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给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培训,包括木工、泥工、电工、挖掘机操作等技能。威信供电局负责定点扶贫的党建人事部专责袁晓波介绍,为进一步提升贫困户技术技能,扶贫工作队还统一组织他们到广东东莞大岭山镇学习技术。“在我们的努力下,大家的思想慢慢开始转变,这部分贫困户不但学到了技能,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回到家乡还能成为致富带头人。”“党的政策好呀!感谢扶贫工作队员,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一个残疾人这辈子在大山里就废喽。”凤阳村箭竹坝贫困户张可平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11年前因一场意外他失去了左手,因残致贫。外出学习技术后,张可平在村里承包政府公益建设工程,成为村里第一个返乡致富带头人。目前,他带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修砌涵洞、河墙等,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统计,目前全村青壮劳动力共有个,长期务工的村民达人,大部分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彻底拔掉“穷根”。

引进来“绿色银行”带动群众集体致富

“虽然青壮劳动力出去了,但家里的地不能荒!”就地取材,让“走不出去”的这部分人也能“留得下来”。

为寻求产业致富,扶贫队员没少走弯路。“像天麻、玄参、龙胆草等药材都种过,辣椒、洋芋、蔬菜等经济作物我们也试验过,都不是很理想。”袁晓波谈道,凤阳山高谷深,常年阴雨和大雾,气候条件恶劣;同时这里过去曾是威信硫矿的主产地,土壤呈酸性,严重腐蚀植物的根系,造成粮食及蔬菜减产。

面对现实困难,扶贫队员毫不退缩,充分发扬红军长征精神,三番五次对土质进行化验,不断摸索,最终找到适合当地生长的经济作物——魔芋和本土方竹,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

“每年4月份村里的野生竹笋就大量生长,村民们只是偶尔挖竹笋赚点小钱。”在驻村扶贫的过程中,细心的扶贫队员发现了小小竹笋的潜在价值,并着手产业扶贫规模化发展。

扶贫工作队改造1万亩天然竹林、巩固1万亩新造竹林、开发1万亩人工林,并建设凤阳村方竹绿色经济片区3万亩,让更多的贫困户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渠道。

凤阳良方种养专业合作社是凤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参与组建的专业合作社。年12月,威信供电局捐赠资金15万元入股合作社,用于帮助贫困户和魔芋产业持续发展。目前,凤阳村的魔芋产业已成规模化种植,达到亩,魔芋通过威信嘉佳乐食品公司集体收购,形成了一个稳定收益的产业链。下一步合作社将冲刺亩的目标,进一步提升魔芋产业的扶贫成效。

“我们家两口子每天到魔芋种植基地参加劳动,有元劳务费收入,到年底还有分红。”贫困户李凤举高兴地说道。现在村里种魔芋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用外出,也有稳定收入。年他们全家实现脱贫。(作者:欧阳婷婷赵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忘老区艰苦奋斗精神看革命老区乌蒙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