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痛风其实就是“肝经有湿热了而已”,一张清肝经湿热的方子,帮助患者摆脱痛风。中医从来都不是神,神的是辨证和坚守!
北京大学一名医学教授就曾坦言,他多想对患者说一句:“从古至今,世上都没有神医,神的是对疾病的辨证和对病人的坚守。”
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极其有限,大家所认为的“神医”,也只是那些勇于攀登医学高峰,不断认知人体和疾病存在的未知领域,不断创造新的治疗手段,比其他医生能够救治更多患者的“人”。
当年的李可老先生,即使他的身体状态正在走下坡路,可是面对门口站着的很多病人,老先生还是坚持给他们治病。
用老先生的话说:“病人都已经求上门来了,作为一个医生,永远没有办法拒绝。”
患者30岁,是做生意的,平时走南闯北,应酬不断,烟酒无度。有次,到外地和客户谈生意,喝了不少酒,刚到宾馆就觉得右侧大脚趾外侧疼痛,而且红肿明显。
他坚持到工作完成,回到老家后,还是不舒服,医院,被确诊为痛风。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病情却不见好转,于是转投中医帮助。
我仔细辩证了他的情况:脉弦滑而数,舌苔厚腻。小便颜色黄,短少而且不顺畅,总是觉得口苦口渴。
开出方子: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丹皮,蒲公英,柴胡。
同时叮嘱患者控制饮食,酒肉药少碰,避免再给身体带来湿热之邪。
结果怎么样呢?患者用药差不多一周时间,脚趾的肿块小缩小了一些,疼痛不再那么明显,效不更方,我将方子做了一些调整,让他继续用药,又过了一段时间,疼痛消失,红肿消失,穿上鞋可以正常走路。
这是什么道理呢?
我们的大脚趾头和两条经脉关系密切,一个是足厥阴肝经,一个是足太阴脾经。这代表着什么呢?代表着如果出现痛风大脚趾痛,就代表着肝或者脾出现了问题。
患者脉弦而滑数,舌苔厚腻,口苦,小便短黄而少,都是肝经湿热的表现,循经下注来到脚趾,导致脚趾红肿热痛。
应该怎么办呢?只要吧肝经“冲洗干净”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方中龙胆草用来清肝经湿热,它的劲头比较大,一进入就肝经就大刀阔斧的把湿热赶出去。
再配合栀子,黄芩,把清利湿热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泽泻,木通,车前子的作用是利水利尿,带着湿热之邪一路下行,随着小便排出去。
这又是苦寒的,又是利尿,怕伤害到阴血,正气,所以加入当归和生地,滋养阴血,保护正气。
丹皮用来清热活血,既可的以解决问题,又可以保护阴血。
蒲公英的作用是清热解毒,将藏匿在角角落落的热毒一网打尽。
最后用柴胡做收尾工作,疏肝解郁,防止苦寒的药物郁遏肝气。
整个方子可谓是十分周全。
事后他为了感谢我,送我一副锦旗:神医妙手。
我没有收退回去了,我哪是什么神医,连李可李老先生的半点都算不上,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中医该做的事情而已。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每个医者都应该做的事情,很多中医人却都不会做了,不愿做了?为什么?究其原因还是其中的“利”不够罢了!若是只把患者当成赚钱的工具,又怎么能够治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