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美云南日报
TUhjnbcbe - 2023/4/30 22:22:00

“千百年来,哈尼人与自然共生,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云南青年代表施晓悦,身着节日盛装登上发言席,向全世界讲述哈尼族群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此时

距主会场多公里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哈尼梯田正迎来丰收季

层叠的梯田金黄一片

错落铺染于天地之间

哈尼族群众捉鱼嬉戏

收割完的谷茬和远处的绿树

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哈尼梯田文化历经1多年传承发展,已形成‘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施晓悦的深情讲述,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哈尼族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和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哀牢山区拥有多种植物,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展示区。

发言结束后,不少国内外嘉宾主动邀请施晓悦一道合影,她的兴奋与骄傲溢于言表:“我非常自豪,迫不及待地想把我们民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施晓悦是一名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作为新时代的哈尼青年,未来她将主动传承哈尼族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传统,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更多青年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来。

03:27

施晓悦讲述的故事

不仅发生在红河哈尼梯田

更在云岭大地不断上演

特殊的地理地貌形态

不同纬度的海拔高度

使云南形成了立体多样的气候带

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地理地貌形态

以及特殊的地区区位

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又造就出了文化的多元性

在漫长的岁月中,无论居于高山还是深谷,无论处于平坝还是山巅,或者滨河依水而居,云南各民族人民在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生态文化启示

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傣族

千百年来创造了一整套

适应雨林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属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8.9~22.6℃。这里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拥有森林.66万公顷,高等植物多种,脊椎动物种,鸟类种,哺乳动物种,爬行动物74种,鱼类种。此外,西双版纳还是世界稻作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世界茶叶的重点原产地之一。

这里的远古先民在采集经济中创造了古老的稻作文明,使得栽培水稻成为这里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与之相关联的水牛驯化与牛耕水田也应运而生。当地主要以竹楼干栏式建筑为主。这里盛产龙竹,粗大结实,可作房屋柱梁等框架;而茅草可遮风挡雨,且通透性极佳,从而增强房屋的居住舒适感。干栏式建筑既能避免与湿地直接接触以利于身体健康,又可防止虫蛇的侵扰与伤害。选用竹子、茅草作为建筑材料,正是傣族先民在生产实践中、在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作出的科学选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傣族竹楼干栏式建筑文化。

除了物质、文化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休戚相关,傣族民族性格的形成和精神文化的创造也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直接相关。居住在坝区滨水的地方,使得当地人性格中多包含水一般的柔情,勤劳而善良,待人礼貌,强调和谐共生。正如傣族古老的谚语所言:“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傣族人民有强烈的山林崇拜观。在傣族传统知识系统里,保护森林、爱护大自然是必须恪守的,他们生活在原始热带雨林中,却绝不随随便便砍伐一棵树。每个村寨都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栽植一种专供柴薪使用的树种——铁刀木。傣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创作灵感也源于自然,例如傣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孔雀舞以及神话传说《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皆源自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特有的珍稀物种绿孔雀。

迪庆雪域高原的生态文化启示

对比热带雨林与傣族文化

让我们再来看看迪庆藏族

如何在滇西北雪域高原上

坚韧、顽强地创造灿烂的藏族文化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地区,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境内最高海拔为米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最低海拔为米的澜沧江河谷,较小范围内的巨大高差使得这里出现垂直气候和立体生态环境特征,而低纬度、高海拔使当地属于温带—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4.7~16.5℃。这里被称为“动植物王国”,高等植物达科余种,其中30多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等的分布中心;野生动物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80多种,包括滇金丝猴、黑颈鹤、雪豹、林麝、棕熊等;境内共有草地多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约万亩,是云南最大的天然牧场。

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类型。与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一样,迪庆藏族人民祖祖辈辈在雪域高原生存与发展。因海拔高、气候冷,迪庆藏族人民以种植耐寒耐旱的青稞、燕麦、马铃薯为主,耕作方式源于高原地区的“二牛抬杠”。由于天然牧场面积广阔,畜牧业便成为农业中的主导产业,加之海拔和气候原因,牦牛成为畜牧业中的核心要素——相比之下,生活在西双版纳等地的水牛在迪庆高原根本无法生存,这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气候寒冷,脂肪消耗大,为御寒增加热量,当地藏族人民的主食以牛羊肉为主,同时因物产所限,吃青稞面、喝酥油茶成为基本饮食习惯——这明显有别于吃软米、喜酸辣的傣族饮食文化。

因气温寒冷,建房盖屋御寒便成为生活在滇西北高原的首要功能需求,由此形成了迪庆藏族以木质框架结构和厚达一米多的夯土墙为主要特征的建筑文化。当地人民还把劳作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了富有特色的建筑之歌——打吓嘎,即将有强烈音乐节奏感的夯土声与歌舞声融为一体,使本来艰辛的劳作变成愉悦的艺术体验。

高山峡谷,气候寒冷,空气稀薄……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不畏艰苦,乐观生活,在雪域高原上创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藏族文化。雪山、草甸、蓝天、碧湖、苍鹰……这些自然元素融为一体,因果循环,也融入人们的信仰。

从上述两个地处不同自然环境、地理空间和生物群落的民族的生产生活及精神追求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云南。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相互依存:有了多样的生物,才有了多元的文化;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元性的基底,而文化多元性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动力。

多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牢把握云南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基本特征,坚持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在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文化多元共生共存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人与自然相依相存

各族群众携手同心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云南厚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通过保护、传承与发展

让全省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在生态滋养中演绎更多精彩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谭雅竹胡梅君)、光明日报、云南发布、新华社、人民网等

责编:王熠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美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