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红外制导装置的导弹?对这一堪称创举的成就,冷战期间的美苏两国都三缄其口。实际上,这或许是二战期间德军研发的“龙胆”地空导弹的荣誉。彼时日军也有红外制导技术,但坊间估计该技术也是起源于德意志。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龙胆”地空导弹的历史。
相比成名已久的V1和V2,“龙胆”地空导弹的研发其实更加后期,它从年8月才开始研发。这是在德军导弹研究序列中最晚研发的一款导弹,因而总体更加成熟。Me火箭发动机是这款导弹的灵感来源。虽然时间很晚,但“龙胆”却有四个研发型号,分别是E-1、E-2、E-3、E-3B和E-4,除了E-4以外,其他型号都采用瓦尔特R1-发动机,而E-4采用了更加成熟的康纳德DVK,它也成为了德军在年1月确定的最终量产型号。
“龙胆”系列最大的特色是,它是德军少数几款采用红外制导的导弹之一,该红外制导系统名为“马德里”,它的内部装油红外光电管,用来感应红外信号的方向。导弹的飞行系统则跟“马德里”的方向保持一致。德军一共进行了38次“龙胆”导弹的发射实验,但因为导弹自身的原因,实验一直未获成功。
这实在是因为当时的德军资源过于匮乏。彼时德军的战略物资来源几乎枯竭,就算是这款最先进的“龙胆”到达,也仅仅是在弹头上配备了20毫米厚的金属外壳。其他部分竟然都采用了木头打造。这样打造的弹体,如果能成功那才是见鬼了。
作为一款亚音速防空导弹,“龙胆”的弹头重量达到了公斤,主燃料为液态,同时配备了4个小型的助推火箭。一直到二战结束,“龙胆”都没能进入最终的量产形态。
作为战利品,“龙胆”的相关技术来到了美国,并最终诞生了堪称划时代的AIM-9“响尾蛇”导弹。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