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一种基于发散性思维思考的、图文并茂的笔记形式。
它简单好用,能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以便于我们更好的记忆……
大家都知道,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不到一百年历史。
但是《国家宝藏》,却让我看到了三百多年前的思维导图,并让人由衷的感到赞叹。
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第三期带我们走进布达拉宫,见证了藏族人民的医学瑰宝:布达拉宫版《四部医典》。
号讲解员张国立《四部医典》: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
它形成于公元8世纪,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著,再历经各代藏医学家修订补充,并于宋代,又经老宇妥之十四世后代新宇妥·元丹贡布进行全面的整理修订,才成为当今刊行的《四部医典》全书。
整本都以诗句编写,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疾病的分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配方等等诸多方面。
《四部医典》在藏医学的地位相当于我们中医学的宝典《黄帝内经》。
藏医学和中医学、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
年《四部医典》还成功入选了世界亚太地区名录。
仁青顿珠和他守护的国宝《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共分为了四大部分,记载了两百多种食物的功效,九百多种药材,两千两百多种配方,一千六百多个病种的诊治方法。而这些医学财富,直至今天,全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一直在使用和研究它。
印度,尼泊尔,不丹,俄罗斯,日本,英国,还有美国的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都在培养研究藏医药的研究生。
《四部医典》不但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公元年圆满完成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唐卡),更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
八十幅曼唐让人叹为观止通过一套八十幅生动形象的唐卡(我们称之为曼唐),几乎涵盖了《四部医典》全部的内容。
而拿其中三副图中的三棵树来说,就能概括整个藏医学的医学体系,被我们称之“树喻图”。
第一棵树
第一棵树我们称之为生理和疾病之树,它生动的介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图中一共有两棵树干,左边的树干称之为生理的树干,是人们平常健康是的状态,由下往上一共三个树枝。
第一个树枝有三片叶子。它代表了藏医的三大因素:蓝色代表‘隆’是藏医系统里人体的气性的总和;黄色代表‘赤巴’是热性的总称;白色代表培根是湿性的总称。这个有点类似于中医学里的阴阳概念,只有当阴阳不平衡是才导致人体生病。在藏医学里就是隆、赤巴、培根三者的增减和紊乱,导致了人体生病。
第二个树枝上有七片叶子,在医学里是构成人体的七大物质:体液,血液,肌肉,脂肪,骨骼,精液。
第三个树枝上有三片叶子,相当于人的三种排泄物:粪、尿、汗液。
当第二树枝和第三树枝上的叶子,都保持在一个平衡健康的状态时,那么它就可以开出健康和长寿之花;并在此基础上结出人生的三种果实:财富的积累、精神的修炼、人生的安宁。相当于人生的一个完美状态。
而左边的树干就是,人体从疾病到痊愈的一个过程,一共有九个分枝:疾病的根源、发病的原因、疾病的途径、发病的部位、病变的部位、发病的规律、疾病的结果、疾病的转化、疾病的转归。
到最后在藏医学里,把所有的病源都分为寒症和热症两种。
(一)生理和疾病之树第二颗树
第二颗树是藏医学的辨识和诊断之树,三个树干分别代表望诊、触诊、问诊。相当于中医里的‘望闻问切’。
第一个树干里分两个树枝,是舌诊和尿诊通过舌诊辨别你是隆病的舌胎,还是赤巴病的舌胎,还是培根病的舌胎。
第二个树干是触诊,通过脉诊感觉患者的机体状态。
第三个树干是问诊,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因病源。
(二)辨识和诊断之树第三颗树
第三颗树就是治疗措施之树,一共分四个树干:分别是饮食,起居,药物和外治。藏医强调人与生存环境和大自然的和谐相映。医生会先从患者的饮食起居和运动方面去调整,接下来才是药物治疗。
第三个树干的药物治疗,他共有十五个树枝。分别讲的是用药的药味、药性以及具体的药品。藏药的药材很多都是藏族高原独有的,比如说红景天、龙胆花等等;而且作为一个合格的藏医医生,必须学会识药和采药。也许当你去看病时,给你所配的药,就是医生亲自给你采集的。
第四个树干就是外治,就是辅助治疗的意思,分为放血、火灸、外敷、药浴、涂搽、穿刺。
而藏医药浴法在年,已经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遗目录。
(三)治疗措施之树通过三棵树的解读,让我们很快对庞大的藏医学体系,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三棵树所衍生的九枝树干,47支树枝,片树叶,两朵花和三颗果实。涵盖了我们人体生命中,从生理功能到病理变化,从生病到治病,以及从现在到未来的方方面面。
高度的提炼和总结,简直像极了现代版的思维导图和PPT(演示文稿),通俗易懂,简易易学,让学识渊博者和初学的孩童均能一目了然。
藏医学《四部医典》及其《四部医典系列挂图》是藏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一个传承文化的载体,值得我们更好的学习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