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裁缝、老戏骨和东方美学|专访《一剪芳华》制片人王旭东原创GuDuo骨朵编辑部骨朵网络影视
文│无花果
启用新人与戏骨搭配,以匠人之心制作一部以裁缝为主角的年代剧,70%资金用在制作上,这在当今剧集市场上是比较少见的。《一剪芳华》就是这么一部戏。与一众强调包装年轻化、主角高人气的IP剧集同档期上线打擂台,更显得其周身散发出一种另类的气质。
老戏骨演技、韦小宝式主角、精美旗袍秀、年轻群像版《大宅门》既视感……目前,已经在爱优腾上线将近一个月的《一剪芳华》标签不少。在近两周的骨朵数据中,《一剪芳华》都保持在了第六名的成绩,比起开播前一周呈上升走势。
从故事脉络上来讲,《一剪芳华》讲述的是一位清末民初的年轻裁缝,由于其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天赋异禀的裁剪技巧,使得他身上产生出很多离奇错位的事件,比方说与郡主产生爱情,先后获得太后、名媛、革命者和上海滩老板的青睐等,因此而折射出整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
这个比韦小宝多了一些看家手艺,少了些八面玲珑和低姿态的男主陆远之身上,围绕着层层戏剧冲突。同时,这样飞扬跳脱的角色同样为该剧招致了一些争议。
传统与时髦,老派与新派,匠人与传承既是这部剧在着重讲述的,也同样映衬着它在当下市场上没那么顺滑的生存环境。在骨朵近日与《一剪芳华》制片人王旭东的对话中,这位该剧的主要操盘者对《一剪芳华》的幕后制作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也多次强调,在当下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一剪芳华》是需要静下心来打造和观看的一部剧。
以下,是王旭东的自述:
传奇故事《一剪芳华》的由来
我们的团队都是记者出身,我总说传媒人做影视可能不太懂IP,但我们坚信“真实就是最高级的娱乐”,我们善于发现现实中的故事,然后去抓住它、改造它、升华它。《一剪芳华》就是根据我们采访的真实的末代宫廷裁缝,然后阅读大量相关的资料产生的灵感。
末代宫廷裁缝虽然是个小角色,但他有着过人的裁剪技艺,且天赋高超,这个小人物被卷入了非常大的风云变迁里面,是伴随着大人物的更迭而起起伏伏的。王公大臣、名媛贵胄都找他做衣服,他经历了从张勋复辟,辫子军打进城,到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他从做龙袍,做旗袍再到做中山装,又为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的元勋们做衣服……这样的小人物特别有传奇色彩,所以在年,我和我的两个老师就决定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就是小说《华服传奇》。
筹备剧集之初,很多人不看好这个项目,后来我们找到了编剧郑万隆老师,他看了原著小说之后觉得非常感兴趣,郑万隆老师加入之后,等于说沿着原著的思路,把剧本翻新了一遍,后来也是七易其稿才最终完成。所以《一剪芳华》的剧本我们前前后后打磨了四、五年的时间,筹备半年、拍摄半年、后期制作半年,审查半年,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热情的。现在剧集能在爱奇艺和全网播放,首先是对我们态度的一种肯定吧。
播出之后很多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