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兰花之美,中国人最懂
TUhjnbcbe - 2021/7/17 20:06:00
兰花之美,中国人最懂!

壹号收藏4月27日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孔子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热爱,往往是从对生命的领悟中得来,花之情就是人之情。在中国人眼中,百花中,最为独特的当属兰花。兰花被称为国兰,有王者之香,君子之品,不仅能愉悦感官,更可寄以心曲。兰花品德高洁,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古人以兰赋墨、借兰抒怀,“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视兰花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兰,已经成为一种气质,融入进中华民族的精神。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幽兰,不因无人而不芳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而终不见用于诸侯。在归家途中,路过一处隐秘山谷。这里人迹罕至,但却有一丛幽兰生于杂草之中,岿然独茂,迎风散香,丝毫不在意身边都是杂草,不在意有没有欣赏之人人。时间过了一千多年,韩愈在《猗兰操》中写道: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兰花有王者之香,其性幽贞,没有人采佩,对兰花本身有什么损害呢?在中国,兰花又被称为国兰,我们的兰花和别人的兰花是不一样,它凝聚着太多的故事和传承。正是由孔子、韩愈这样的注入,所以千百年来,兰花一直被视为君子,被中国人热烈地爱着,为它写诗,为它做画,为它歌咏……五代黄居寀(~年后)《花卉写生图册》王羲之的书法之美,得益于养鹅,更得益于爱兰。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让他造出了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他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之中,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我国元代一件稀世名瓷青花四爱图梅瓶,有“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林和靖爱鹤”四幅图,可见,王羲之爱兰影响之深远。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书画界的旷世奇才徐渭,更是以兰花为自己的生命与人格的写照。在送画于友人仙华,题诗曰:“仙花与杜诗,其词拙而古。如我写兰竹,无媚有清苦。”以“无媚”与“清苦”概括自己的人生。明徐渭《兰香图》水墨绫本明徐渭(~)《双清图》水墨绫本明代四才子文徵明也喜养兰画兰,他从栽兰、赏兰中获得了艺术灵感,所画的兰花,秀丽婉润,风度翩翩,人称“文兰”,成为了画坛里首屈一指的画兰大家。明文徵明(~)《兰竹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赏兰,喜得清雅在人间“兰有四清,气清,色清,姿清,韵清。”兰花,品种甚多,姿态万千,枝叶或婀娜垂落、或刚劲直立,皆有刚柔并济的气度。花朵或团团紧簇,或闲闲几朵,色彩明丽而不妖艳,香气清幽而不浓浊。赏兰当在惠风、轻烟、淡阴、嫩清天气,挑选清露、晓日、晚霞、皓月之时。清人许霁楼《兰蕙小史》里说,最美的时刻是坐在窗下,风轻轻吹,兰花微摇时,一个人静静看着。如果好友来了,那就煮一壶茶。茶的醇香,兰的清香,徐徐萦绕在身边,清心自在。清雅之兰,须有清心来赏。兰的美好,在于它让我们有了一个理由:花都开好了,何不静下心来生活?听兰,唱得清馨在耳边据说,孔子在山谷里唱的那首《猗兰操》,是最早的关于兰花的歌。但或许,人们更熟悉的是那首简单直白的《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最初的词是胡适写的,后来才谱成曲。当年友人送了胡适一盆兰花草,他很是欢喜,细心地养着。每日要看它三回,天冷了又赶紧抱进屋里。可是直到秋天,还没开花,只有几片青翠的兰叶。于是胡适把自己的这份心情,写成这首小诗,名为《希望》。明明是件略有遗憾的事,却被他写出了几分可爱天真。也许这盆兰草不会开花,可是胡适的心里早已开出了花,那是向往美丽的花。这不就像是我们在追逐一切美好与爱,也许不一定追得到,但那一路的欢馨就是生命的答案。兰的美好,在于当它来到我们的生命中时,就已经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心向往之。说兰,叹得清气在心间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这句话,或许是对兰之品格最好的注解。兰花,本就来自深谷丛林间,不因为没有人来就不吐露芬芳,而君子要修身养性,也不会因为未能施展而改变志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德才兼备的人在一起,就像住在养了芝兰的地方,久了就闻不到香味了,因为自己已经与他们融为一体。中国人对兰花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兰花的品格早已成为中国人集体性格的一部分。兰花,立道坚贞,洁身自好,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其境也幽,兰花之美,只有中国人最懂。

来源:古典书城

戈多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60-

客服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花之美,中国人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