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走进国家公园丨三江源高原上的植物博物馆
TUhjnbcbe - 2023/3/2 11:41: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3.html
                            

三江源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孕育了欧亚大陆上数量最多的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同时,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与气候条件也孕育了三江源鲜明的生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来看,三江源地区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的植物类群更是独树一帜,异彩纷呈,堪称高寒地区的植物博物馆。

优秀红景天顾垒摄

垂直分化的植被类型

由于植物的分布主要由热量和水分条件决定,因此,三江源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具有由东南向西北的梯度性变化。在区域东部的山地,由于高差大,山体上下水热条件不同,植物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垂直分化,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着河谷草原、山地森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高山流石坡植被等多种植被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植被类型内部组成较为单一,多为绝对单优势物种建群,或者优势物种明显而伴生种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的原始性和脆弱性。

在三江源地区的西部区域,平均降水量进一步减少,植被变为以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为主,并依据地形地貌的起伏夹杂有高山灌丛、高寒荒漠沼泽植被和垫状植被。天然的草甸植被以矮生嵩草、西藏嵩草、青藏苔草等植物种类为主,优势植物在生态习性上偏向于湿生至中生环境,整体上属于从沼泽到草原的过渡类型。与之相比,高寒草原则以醉马草、芨芨草和紫花针茅等为主,植被相对稀疏,对地面的覆盖程度比草甸类型小。

调查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野生维管植物有种,分属于植物分类系统中的87科、属,这个数目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8%,其中优良牧草70余种,乔、灌木有80多种。此外,该区域还分布很多闻名遐迩的药用野生植物,如红景天、贝母、大黄、冬虫夏草、雪莲、黄耆、羌活等,是中药材植物的天然种质资源宝库。此外,淀粉植物蕨麻、林果植物西藏沙棘、蜜源植物岩生忍冬、纤维植物箭叶锦鸡儿等也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发掘潜力。

植物既“抱团取暖”也“分灶吃饭”

垫状植被是三江源植被覆盖的一个鲜明特色。通常情况下,垫状化生长是适应高寒地区低温和大风条件的一种性状,通过紧密的植株排列和贴地的生长高度来保持小环境下的适宜温度,类似于“抱团取暖”。而最新研究发现,垫状植物更可以称为高寒环境中的“工程师”,在保温之外,它还改变了小环境中其他诸多资源的有效性,例如,能改善其下覆盖的土壤容重和持水性等指标,为其自身及其他物种创造并维持了一个条件更加优越的微生境。在三江源地区,常见的垫状植物有垫状点地梅、雪灵芝、钻叶风毛菊等,通常分布在山地高寒草甸带和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带之间,呈斑块状或者条带状分布,是该地区的一个代表性景观。

在三江源的湿草甸地区还可看到另一种植物与低温斗争的表现——“塔头”。一个个隆起的草丘“塔头”,看似不起眼,却可能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该物种茎杆密生,并具有发达的地下根系,能够有效地笼聚土壤,再加上高寒地区的冻融和侵蚀作用,形成了一个个突起的塔头。塔头“建造者”的密集茎杆儿就像一堵堵“防风墙”一样,为内部提供了更有利的温度条件。因此,草甸上的塔头,就像一个个微型“庇护所”,为多种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相对优良的条件。

为什么三江源地区会有如此种类繁多的植物?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严苛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植物种类的分化。简单来说,从一个共同祖先分化出来的几个亲缘物种,被演化这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各自去占据一个生存空间,互不干扰,又各自充分利用生存空间中的资源,和人类家族兄弟间的“分灶吃饭”竟有几分神似。

在三江源地区,嵩草属植物的分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嵩草属植物是高寒草甸的建群种,该属以我国青藏高原为起源中心,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地区,我国共有40余种类。严苛的自然条件,有助于积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而无性生长和有性繁殖相结合的生殖策略,更使该类植物的成种过程极为复杂,但同时也成就了嵩草属对高寒环境的极度适应。

加大植物科普宣教迫在眉睫

相对于藏羚羊、雪豹等同区域旗舰型保护动物,三江源保护植物的知名度要逊色很多,这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保护工作中植物宣教意义的缺失。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植物作为生产者,是大型动物等消费者生存的基石。植被的破坏与退化直接关系到野生动物生境的丧失,同时,从直观感觉上,植物也是人类活动中更频繁接触和更容易造成破坏的类群,因此,加强野生植物的保护和宣教,可能会对整体保护工作起到促进作用。据年的研究显示,三江源地区尚有濒危保护植物大于25种以上的热点区域未被重点保护区覆盖,三江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可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

(作者宁宇系中国绿色时报走进国家公园采访团特约专家、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邂逅最美高原植物

你知道吗,在三江源,懂一朵花比遇见动物更让人着迷。

高原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十分不适合植物生存。但事实上,三江源却是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分布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许多植物不仅能在严酷的高原环境中生存下来,还能开花结果,繁衍后代。

报道组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采访行程中,偶遇了许多珍稀植物,有的虽然看起来只是小小的一朵花,但这些植物奇妙、坚毅地长在高寒地带,就像是散落在寂静高原的精灵,给高原带来点点生机。

杂多点地梅顾垒摄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开车在路边就能偶遇各种动物,但想要看到美丽的高原植物,则需要往山上走一走,往高处寻一寻,沿着河边、沿着山谷,在遍地不起眼的小草中,往更深处仔细寻找。我们在三江源的行程都是沿峡谷前进,谷底一般都是平坦而湿润的草甸,越往高处,环境会越恶劣,植被会越稀疏,但这里的植物也会越神秘、越迷人。

我们到达昂赛时,盛花期已经过去,草木有些许枯黄,但植物们还是努力地挺着腰杆,我们也有幸在冬季来临之前欣赏神奇的高原植物。远远望去,草玉梅、点地梅、香青还能在角落里看见,马先蒿则更喜欢抱团绽放,矮小的龙胆隐藏在最隐秘的地方,狼毒花就比较任性了,占地盘、开成片,组成一片自己的天地。

狼毒花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但见过的人也许不多。尽管高原环境恶劣,但狼毒花却似乎非常喜欢这里,它们一簇一簇挤在草丛中,让原本安静的草地瞬间热闹起来。但要注意的是,狼毒花虽然外表美丽,汁液却有毒,遇到远观即可。

在海拔相对较低(米左右)的地区,花的种类相对较多,路边草原上仔细分辨,即可发现约十几种植物,红白相间的狼毒花、黄色的凹额马先蒿、淡蓝色的康定鼠尾草、紫色的甘肃马先蒿、深蓝色的微孔草等,有时零散几朵,有时成片分布,点缀着山脚的一片好风景。

全叶马先蒿顾垒摄

随着海拔升高,大地会慢慢变得荒芜,植物会稀疏许多,植株也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矮很多。据向导介绍,如果继续往高处走,灌丛会消失,坡度加大草甸也会变得支离破碎。由于明显的高原反应,我们有些“望山兴叹”,空气太稀薄,我们无法往更高的山上探寻,但是在一小片山坡上,还是看到了开着黄花的金露梅和几棵稀疏的红景天。

在三江源,马先蒿属植物是一种只要仔细辨认,即使外行也能找到一两种的高原植物。年,在昂赛曾举办过自然观察节,在短短5天时间内,观察者们就拍摄到23种马先蒿。

马先蒿属是多样性极高的大属,是列当科的半寄生植物类群,全世界超过种,中国有多种,大部分集中在青藏高原地区,如此多种,真是一个热闹的花花家族。

马先蒿的花大部分都很漂亮,这个属的花为二唇形,上唇的两个裂片对折在一起形成盔状,把雄蕊和雌蕊夹在里面。盔的先端往往延伸成喙,盔和喙还会扭曲成各种奇怪的形状,进而产生了不同的传粉适应机制。马先蒿虽然种类很多,但是鉴定并不难,只要在《中国植物志》检索表中检索查询便可快速鉴定到种。

植物想在高原生存是不容易的,生长在高原地区的植物既要应对低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还要应对经常的大风及由此导致的强烈蒸发引发的干旱威胁。为了应对这些环境,尽量避免水分流失,高原植物通常会变矮、甚至贴着地面生长。在繁衍后代方面,为了让为数不多的昆虫帮忙授粉,高原的植物们会在开花上大显身手,增强花的展示度。主要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开大花,花的数量少。一种是开小花,但数量很多。除了大小和数量外,花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整体来看,以蓝紫色、黄色、白色居多,高调开花尽量引起昆虫注意。

多刺绿绒蒿宁宇摄

值得一提的是,高原环境的特殊性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特殊的植物基因资源,正如前面所说,高原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科学家们在考察和开发利用高原植物时也会格外注意,每每碰到一株高原植物,都会十分小心地拍照、检查,即使要采集标本,也会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科学程序采集。这些标本最终会收藏在植物标本室,数字化后提交给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以各种形式发挥它们的社会价值。高原植物研究、保护都是艰难又漫长的路,我们作为普通民众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国家公园丨三江源高原上的植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