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国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创作中心创作委员。先后就学于西安美院油画系、徐悲鸿画室、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院第十二届油画研修班。
发表:
《美术》、《中国油画》、《美术报》、《中国文化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解放军画报》、《北京晚报》、《视野》等刊物。
收藏:
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
报道:
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甘肃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
参展、获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获“第十一届全军文艺美术类”三等奖,获“建军80周年全国美展”三等奖,获“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美展”,“绿色时空全军美展”,“第十届全军美展”,“第五届全国体育美展”,获“中国油画大展”优秀奖,“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国庆50周年全军美展”优秀奖,“抗洪精神赞全军美展”,“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中国风景油画展”,“第八届全国美展”,“中国油画静物展”,“建军90周年全国美展”,“第二届中国武警美术书法摄影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展”。
出版:
《油画名家蔚国银》,《名人名画蔚国银》,《当代著名画家经典丛书蔚国银》,《中国当代名家油画集蔚国银》
“蔚国银油画巡展”先后在青海省博物馆、西安亮宝楼美术馆、陕西师大、空军工程大学、西安交大、西北大学、西安美院、武警工程大学、甘肃省美术馆、兰州大学、西北民大、西北师大、兰州军区、周口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郑州大学、郑州美术馆、山西美术馆、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内蒙古大学、解放军81美术馆、北航艺术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巡展至第64站。
作品欣赏及名家点评
油画中国化
文/李翔
中国美协副主席
军艺美术系主任
蔚国银是从解放军走出来的优秀画家,有近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到高原写生创作,画了很多藏族题材的作品,雪域高原这种大雪山,场面很大,视野开阔,让人看到就眼前一亮,这是他多年积淀下来的创作成果。
《甘肃迭部措美峰》50x60cm
特别是这类大风景与小人物。人们在辽阔的大地上生活与劳作,这种巧妙的设计,让人感觉到蔚国银是发自内心的感受,从画面上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怀。希望他能把这类作品发扬光大,坚持画下去。因为这些画可贵在有他蔚国银自己的语言,形成了他的风格面貌。
《甘肃迭部措美峰》50x60cm
现在西方大部分画家不画画了,他们用材料搞观念。作为中国的画家,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的东西,用自己的文化设置一个新的观念和理念,呈现“中国化”,在这方面做好文章,这是非常重要的。
《甘肃迭部腊子口》60x50cm
蔚国银画与展
文/郭兴华
美术学博士后
《解放军美术书法》执行主编
蔚国银是一名在部队成长起来的油画家,他几十年来孜孜追求于艺术事业,创作了大量部队题材的油画作品,有直接表现当代军人风貌的、也有战争历史题材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以雪域高原为主题的作品是他的着力点,这与他早年在兰州军区工作的经历有关,西部大山和青藏高原在孕育了他,也将一种浑厚之力深深地烙在画家的筋骨里,直至工作调动到北京以后,这种情感才得以释放。
《甘肃迭部扎尕那》40x50cm
他曾一次次进藏写生采风,注定要选择大雪纷飞的冬天前往甘藏、青藏、川藏和滇藏,经历了诸多困难,不畏艰险、死生度外,其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当然,现在交通条件好了,去的人也渐渐多了,那些经历在今天也不再重复。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蔚国银善于思考、勤于行动,画油画还苦心研究中国画的审美习惯、笔墨及透视理论。他也是带着这样的思考踏上了雪域高原,在大自然中寻找与艺术结合的切和点。在艺术上不断探索,永不满足,把传统文化植入自己的创作意识里,以油画为载体,大胆的尝试着画面上不同的笔法与刀痕,尝试着艺术家大脑里“内化”过的客观自然。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他用画刀刮蹭出起伏的雪山,用画笔扭顿出软硬虚实,画面呈现出偶然效果,流畅质朴,奇妙有趣,从中贯穿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引人入胜,使观者视野开阔、流连往返。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艺术家的思想与行为本身就不需要规范,近年来,蔚国银“逃离”北京,携带着他的作品在全国各地巡展,边展边画,践行着他“行万里路”的目标。作品展遍全国各省市美术馆、高校、军营,这种毅力让人佩服。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积累与突破
文/张祖英
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
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
蔚国银是非常勤奋的画家,我们是多年的交往,我了解他,很欣赏他这种精神,他作为一个部队的专业画家,具备了一个军人的素质,最明显的是他豪迈的气质,敢想敢干的作风。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更多的是雪域高原,他历尽千辛万苦,画了大量的写生创作,从这个展览上可以看出来。他的这些作品境界高远,视线开阔,反映出冰天雪地的大山大水,这些大画很有冲击力,使观者的心情舒展。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前些年我去他工作室,看到他创作了一批作品,这些作品成了他开始全囯巡展的基础部分,巡展期间边展边画,有时候停留几个月专心创作,不断研究,突破,收获很大。通过六七年的行程,现在巡回到北京展,己是第58站了,在这58个地方进行了巡展,喜庆的同时,他也广泛征求了很多业内专家朋友的意见,相信他会进一步的整理、总结、进而提高升华,会创作出更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一个画家不断的行动,大量资料的收集以及人事往来,必然使他积累了很多更实际素材、体验。真情实感是艺术家应有的品质。我相信他今后通过这种方式,会获得更多的创作热情,通过一次次的巡展,得到更大的收获。预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居高临下看雪域
文/骆根兴
中国美协理事
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
蔚国银是我们部队非常优秀的一名画家,这次展览给我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批雪域高原的作品,幅面有大有小,还有巨幅的,很震撼。
《甘肃迭部扎尕那》50x60cm
他把自己对雪域高原那种强烈的情感注入到了自己的绘画之中,把高原的意境表现得非常充分,很有视觉张力,他的这个特点很难得。另外,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他自己非常独到的想法,这也成就了他今天的面貌。
《甘肃石林》50x60cm
我们过去看到的高原,大多数都是以仰视的形式进行塑造,那样的表现形式只雄伟,但不够壮观,因为那样处理不是很开阔,现在看到蔚国银的这些“居高临下”的场面,让观者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由此可见他“站的高”。这是艺术家心胸的反映和表达。
《甘肃石林》40x50cm
蔚国银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笔墨和印象派,尤其是后印象派里面的构图,以及塑造上的笔法引入其中,他也照顾到了自己的情感,出现了独特的个人风貌及氛围,这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甘肃夏河桑科草原》40x50cm
他在雪域高原的表达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我非常看好他。我相信他在形式探索上还会有更大的突破,相信他会继续将自己的特点发扬光大,期待他大放光彩的一天!
《甘肃夏河桑科草原》50x60cm
自由的抒发
文/高天雄
中央美院教授
国银在办巡展的时候也给我发信息,我在刊物上也看到介绍过他写的短文和作品,我觉得他能够深入地进行艺术研究,这是很可贵的。他这样一边写生,一边办展览,这点我自己也是佩服的。
《甘肃漳县》40x50cm
对于作品来说,这次展览上,无论是西藏还是陇原,都很大,首先是正能量,画面气势是恢弘的,尤其是大的风景,整个气势也不琐碎,气息和感受都很好,这个是很可喜的,在这么大的画面上,处理起来也不那么的容易,可以看出来他画的比较轻松,这说明他平时的付出是有成效的,写生和不断实践,作品的形成也说明了这些。另一个好的地方就是有些反映西部题材的,有几幅画的冬天的山村里面的雪景。近景有老乡的过年或者结婚,挺感人的,这是他多年一点点的积累和折算的能力,使得他在今天可以这么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情感,获得这样自由的运用,这个给人印象很深。国银取得了这样一个面貌,再次表示祝贺。
《甘肃漳县》40x50cm
李延洲/文
中央美院教授
国银在八一美术馆的油画作品展示,以雪域高原为题,表现了宏阔的自然景观和淳实的人文气息。数量之多,看出他的勤勉。画幅之大,读出他的内心激荡。十几年的情感投入,坚持不辍,必是为造化的壮阔所感动,为藏人的淳朴而动情。在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中,仍心系高原,这是爱的驱使,是情怀情愫的抒发。艺术上的进步和提升,得大家祝贺,促朋友欣喜!自然也共盼今后的迈进。
《甘肃武山》50x60cm
雪域高原净化心灵
文/高天民
美术学博士
《中国国家美术》执行主编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国银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我们认识已有20多年。虽然这期间一直没有接触,但是通过各种讯息知道他一直在不断地努力。这次我在八一美术馆看到他的展览,觉得特别感动。
这么多年来,没想到他一直默默地在油画上探索,而且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全国各个地方举办了他的58次个人展览。这种从不满足、不断求索的精神,我觉得在当代油画家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看了他的作品,我觉得这些年来他的油画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把精力放在油画风景,或者说是油画山水方面。
《河南三门峡黄河》40x50cm
他以前是一个人物画家,那么现在这些年来,他能够把精力集中在风景上面,在我看来,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学术定位和一个个人追求,因为在风景或者山水之中,可以体现人的精神,可以使人在与自然的交往之中净化心灵,提高人的修养。所以到他的展览现场看到这些风景作品之后,我才明白,实际上国银这些年主要是对北方尤其是雪域高原的大山大水他非常感兴趣,由此可见,这是展示他个人胸怀的一种表现。特别是他作为一个军人,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现他的胸怀。但是他的大山大水的表现不是像传统的绘画那样,表现一座山或者说表现近山,而是通过一群山,在大场景之中来展现山水。他的视域很开阔,所以说他的作品显得非常博大,非常大气,特别是他对西藏雪域高原的这种表现,我觉得把这里山水的神性表现得非常好,有一种让人精神升华和净化的感觉。那么,我想这些作品体现了国银他本身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上的思考。
我在这里祝他越画越好,58站后继续走下去,到更多城市展览!
《河南三门峡黄河》40x50cm
深度情怀
文/许向群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总编
首先,我看这个画展的第一印象就是情怀,包括对人、对物的深度情怀,在画中都体现出来了。
再就是针对今天展览可以看出一种境界,不光是人物、风景,大西北的一种壮阔的景观、人文景观。在人文景观当中,风景更有境界,风景当中像《冬雪》、《春到陇原》这类的作品更能够打动我。这批作品场景比较大,视野比较开阔,有一种俯视的情怀。在最高的视点上俯瞰陇原大地,体现了一种浑厚的境界,很有抒情和表现意识,在陇原的黄土文化当中,对于深厚雪景表现的比较有特点,而且为了使作品有一些点睛的亮点,在里面穿插了一些过年、婚庆的这种小的细节,使这种大的风景当中有了灵动的东西,我比较喜欢这些作品。很容易看出来是吸收了中国画的很多元素在里面,把中国画的三原因素吸收到风景画里面来,应该说在追求大境界,体现中国民族的情节,这些大的风景在境界的追求上有一定的特点。
《内蒙阿拉善左旗》40x50cm
远近虚实与开合急缓
文/黄丹麾
美术学博士
中国美术馆馆刊编辑
美术评论家
今天到现场看了国银先生的展览把我吓了一跳,是第58站,就这个我要向他致敬。
最吸引我的作品是他的风景画,特别是雪域高原系列,是一个东方意趣,这种风景和中国的山水画,从意境、韵味、旋律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是多点透视、散点透视进行了融汇。这种开合、虚实、远近、急缓的处理,引人入胜,我仔细看了,很多都是刮刀和油画笔这种交替使用,形成了非常强劲的力量,这种机理造成了一种阳刚大气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作品,我想,他确实把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原则和西方的风景画做了一个嫁接。
《内蒙阿拉善左旗》50x60cm
国银骨子里是东方哲学和东方文化精神。他对云雾这个气的描绘具有中国画生动的气质,有一种光色生成的虚幻美,这样和西洋油画的非常逼真拉开了距离。
他的风景画,是向写意发展,他把写实和写意相融合,把再现和表现相统一,把中国画的意境和西式油画的所表达的景观合二为一,这种苍茫、浑厚大气、通透。进门往左边有一张大画,将近4米,我一下就被震撼了,回到了中国画的境界,自然是最胸怀博大的,人在自然面前是非常渺小的,确实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因此蔚先生的作品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我就说这些,谢谢。
《内蒙阿拉善左旗》50x60cm
精力旺盛的国银
文/王颖生
中央美院教授
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跟国银是同乡,在手机上看到他发的消息,并且这个展览是第58站,巡展规模又非常大,当时就觉得是特别了不起的,从部队出来的就是不一样,有一种军人的气质。
《内蒙阿拉善左旗》50x60cm
看了你的画我觉得你涉足的特别广,主题创作、风景的、人物肖像的,有的特别符合我的标准,比如说西部印象的风景特别的大气,感觉特别有中国山水画的人文精神,水墨的用笔在里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内蒙阿拉善左旗》50x60cm
早期年的肖像多一些,后期的山水格局都是比较大,因为从西部来的,这种山水也是具体的西部感觉,但是又不那么的具体,有印象用笔的感觉,看出来你总体上偏重于中国画的山水,真的非常有个人特点,也真的有看头,有时候一张画越看越觉得有意思,里面的东西很多。
《内蒙阿拉善左旗》50x60cm
看到你这个展览消息就表示祝贺,这个是我感到特别鼓舞,一个人做58次展览,这个是我见过最多的,你一定是精力过人的人,向你表示祝贺。
《内蒙巴彦淖尔》40x50cm
蔚国银呈现写意油画
文/曹田泉
美术学博士
中央美院副教授
刚才我们学校的王颖生老师讲的这一点我很赞同。看了你的山水里面有黄宾虹的印象,他自己在开幕式当中也讲到了,受中国画的影响,在他的油画里面就有黑白,为什么讲这个?因为这几年我们中国的油画在谈一个东西,叫写意油画,艺术家的写意油画里面也有不同的个人风格,如何变成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东西,油画的民族化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不能停留在老前辈成功的路上,要往前走。
《内蒙巴彦淖尔》40x50cm
我们可以把西方的油画分成几块,一块是具像的,一块是抽象的,中间有没有道路?为什么我会关心这件事,因为我们每个艺术家都想成为一个最著名的艺术家,在我们艺术史当中带来新的经验,想成为大家很难,原因是有的人可能是精力不够,或者认识不到位。蔚先生到雪域高原,又办展览,能跑这么远,体能是够了。
《内蒙巴彦淖尔》50x60cm
另外一个是把今天这个写意油画放在中国这个口子里面。画国画的都知道,画山水无皴不山水,如果把这个皴处理掉,这个山水就另当别论了,当然这个是传统的说法。我们今天有新水墨,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从抽象水墨到新水墨的演变也在发展。从蔚先生这几年创作的风景画里我看到了蔚先生在这里面做的尝试,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我自己过分的解读。我们从他这个画里面可以看出来一些风景是在用中国的山水的书法在画,这跟靳先生画的少女像不一样,也就是说他现在在使用油画的颜料、厚堆的办法来创造一种皴法所获得的意象,这也就是黄宾虹后来在他的解构传统山水里面所感受到的有点像,可是中国画很难搞,不能厚堆,但是,油画里面可以厚堆。
《内蒙包头》40x50cm
因为我们今天已经到了中西方融合交叉的入口了,所以我们油画界很多人提出来叫写意油画,也就是说在写实具象油画和抽象油画各种各样的风格之外,我们要创造一种新的世界语言,这个可能是中国油画界,也可能是艺术自信的一个好的开端,大家都在尝试。在尝试过程当中,怎么找到自己的特点,我觉得很重要。大家都画意象油画,都在探索,每个人在线条和色彩上要有自己的特色,都想从艺术的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目的,每个人探索的路径都不一样,不去跟别人拼一下你怎么会知道自己是不是独特的。在蔚先生的画里面我所看到的这些,看出了他对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