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补血丨归脾汤
TUhjnbcbe - 2022/5/4 17:26:00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组成:白术当归茯苓炒黄芪远志龙眼肉炒酸枣仁各一钱人参一钱木香五分炙甘草三分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益气健脾,使气旺而血生;气足则能摄血,血自归经。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这些药物配伍使血足则神有所舍,血旺则气有所依。配伍大量益气补血药易致滋腻碍胃滞气,故用辛香而散之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又复中焦运化之功。煎煮时加入少量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之良方。

全方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但重在补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为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行结合,大量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方剂学

方剂学丨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学丨解表剂

辛温解表丨麻黄汤

辛温解表丨桂枝汤

辛温解表丨小青龙汤

辛温解表丨九味羌活汤

辛凉解表丨银翘散

辛凉解表丨桑菊饮

辛凉解表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扶正解表丨败毒散

方剂学丨泻下剂

寒下丨大承气汤

寒下丨大黄牡丹汤

温下丨温脾汤

润下丨麻子仁丸

方剂学丨和解剂

和解少阳丨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丨蒿芩清胆汤

调和肝脾丨四逆散

调和肝脾丨逍遥散

调和肠胃丨半夏泻心汤

方剂学丨清热剂

清气分热丨白虎汤

清营凉血丨清营汤

清热解毒丨黄连解毒汤

清脏腑热丨导赤散

清脏腑热丨龙胆泻肝汤

清脏腑热丨左金丸

清脏腑热丨苇茎汤

清脏腑热丨泻白散

清脏腑热丨清胃散

清脏腑热丨白头翁汤

清虚热丨青蒿鳖甲汤

方剂学丨祛暑剂

祛暑解袁丨香薷散

祛暑益气丨清暑益气汤

方剂学丨温里剂

温中祛寒丨理中丸

温中祛寒丨小建中汤

回阳救逆丨四逆汤

温经散寒丨当归四逆汤

温经散寒丨阳和汤

方剂学丨表里双解剂

解袁清里丨葛根黄芩黄连汤

解表攻里丨大柴胡汤

方剂学丨补益剂

补气丨四君子汤

补气丨参苓白术散

补气丨补中益气汤

补气丨生脉散

补血丨四物汤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医学联络官俱乐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血丨归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