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张x,男,岁。口腔之内多处溃烂,尤以舌面为重,得病已4日,每到哺乳之时,患儿必嚎哭叫闹,经用经用冰硼散、珠黄吹口散、珍珠层粉、龙胆紫等药无效,后用上药仅6次即愈合如初。
3.体会:口疮一症多见于患者的唇、舌、颊、上颚等处,发病对黏膜溃烂红肿疼痛,直接影响饮食,使患者十分痛苦。经用上方施治,疗效较快,并且价廉易得、简便易行。治疗脓痂疹家传秘方脓疱疮又称黄水疮,是一种夏秋季节常见的化脓性传染性皮肤病,常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也有的是在患痱子或小儿丘疹性等麻疹之后感染而形成。脓疱疮常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如面部、口唇周围、手足及臀部、大腿等。开始是皮肤上出现一个小红点,很快变成水疱或脓疱,疱的周围有红晕,由于疱壁很薄,很容易破裂,流出黄色的脓液,脓液流过的皮肤,又长出新的脓疱。由于又疼又痒,孩子常用手搔抓,被抓的部位又发生新的脓疱,很快蔓延扩散。新生儿开始出现发热、怕冷、不想吃奶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淋巴结炎、肾炎甚至败血症。新生儿脓疱疮的预防,主要是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勤洗澡,不接触脓疱疮的患者,家庭中患有脓疱疮的成员,应尽量避免与新生儿接触,用物注意严格消毒处理。脓疱疮早期,皮肤上脓疱疮较少时,可将无菌针头刺破脓疱,再用消毒棉签吸出脓液,局部涂上络合碘。脓疱疮较多时,除上述处理外,可用抗生素油膏、氧化锌油膏或百多邦软膏涂擦,如已结成厚痂,不能强行剥离,应先用∶高锰酸钾洗浴(切记其药物浓度不可过高,避免灼伤;水必须是经煮沸后的温开水)把痂皮泡软后再涂上药,每日~3次。同时注意对患儿作适当隔离,孩子用过的毛巾、衣物、面盆要进行消毒处理,被褥应经常在阳光下曝晒,以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若以上治疗无好转,或者孩子出现发热、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医院进行治疗。(以上内容摘自:《新生儿脓疱疮的防治》作者:张宏,《健康博览》00年第0期)谷玉臣老大夫从事中医外科工作五十余年,用家传秘方治疗脓痂疹,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药物:青黛50g,黄柏0g,薄菏50g,冰片6g,人中白90g,黄连45g,硼砂60g。配法:将上药研为细末,瓶贮备用。用法:将药粉用香油或菜油拌成糊状。患处用75%酒精消毒,然后涂敷药膏,复盖消毒沙布。隔日换药一次,一般~4次即可治愈。典型病例:例:聂xx,男,8岁,工人。面部起黄豆大脓疱,抓破流黄水,糜烂一月余,曾用抗菌素、磺胺类治疗无效。予年4月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黄水疮,经用上药治疗,二次治愈。例:杨x,女,5岁,学生。头部散发性黄豆大脓疱,流黄水,颈部淋巴结肿大,搔痒热痛一月余。年5月8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黄水疮,经用上药治疗,内服黄连上清丸,三次治愈。例3:张xx,女,0岁职工。左耳后糜烂流黄水二月余。曾用西药抗菌素、抗过敏药,外用冰片、黑豆油软膏等药物治疗无效。于年月3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旋耳疮(黄水疮的范畴),经用上药治疗,二次而愈治疗乙肝的中药配方乙肝主要是一种病毒性肝脏疾病,而且这种病也是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那么,乙肝怎么治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乙肝的中药配方,乙肝解毒汤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乙肝解毒汤中药方剂处方:黄芪30克,虎杖5克,白花蛇舌草5克,露蜂房5克,半枝莲5克,仙鹤草5克,土茯苓5克,仙灵脾5克,鹿衔草5克,柴胡克,郁金克,当归克,生鸡内金克,桂枝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气湿肾。主湿热邪毒内蕴,肝郁血瘀,脾肾两亏,营卫失调。慢性乙型肝炎。用法用量:煎服,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沸后再煎5分钟即可。
摘录:来春茂方。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预防.控制传染源:对急性乙肝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不得献血。现症感染者不能从事饮食业、幼托机构等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血制品应做HBsAg检测,防止医源性传播。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种,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同时,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和从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职业的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复查抗体。郑重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