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灯谜元宵灯谜答案大放送正月十
TUhjnbcbe - 2021/10/14 20:19:00

导读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迎来鸡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没错,元宵节向来都是男女幽会的佳期,只不过如今西方节日盛行,年的2月14情人节又与元宵节挨得相当近,这元宵节怎么看都比不过情人节有魅力。可是,如果多年前自秦朝沿用至今的元宵节逐渐被年轻一辈淡化的话,实在是太可惜,元宵节猜灯谜的游戏,即使是到现在也趣味不乏。

元宵节猜灯谜的游戏,由元宵燃灯发展而来。燃灯的习俗从汉朝开始,经过好几个朝代的盛行式微不断交替,发展到现在基本不多见了。

猜灯谜在南宋开始流行。南宋的祖宗们把春秋的谜语创新加在元宵灯会上,这种“燃灯+”的新项目一经推广就深得受众喜爱,既增添节日气氛,又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只是现在玩得少了,聚一起不是“狼人杀”就是“谁是卧底”,猜灯谜这种雅士之举真的要好好再流行起来!

1

传统灯谜:

好!好!好!(打一称谓)——谜底:参赞

满脸贴金(打一食品)——谜底:两面黄

看到皇上了吗?(4字口语)——谜底:没有主见

君子一诺(打一离合字)——谜底:人言信

对牛弹琴(打二字常用语)——谜底:丑闻

身教(打一学科)——谜底:体育

重逢秋月满(打礼貌用语二)——谜底:再见、光临

说一不二(打一成语)——谜底:无以复加

千年老宅人人知(打一日本城市)——谜底:名古屋

丫鬟骂小姐(打一离合字)——谜底:奴心怒

劝君莫饮劣质酒(五字口语)——谜底:只求人品好

无肉吃不想活了(西药名)——谜底:抗生素

皇帝从不上早朝(古人的号)——谜底:卧龙

千里到中东(打一国家)——谜底:马来西亚

不要耽搁见面(三字口语)——谜底:别误会

世上本没有路(打一交通用语)——谜底:人行道

两个傻子(台湾歌手)——谜底:伍佰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四字谚语)——谜底:没大没小

人为的变动(打一军事用语)——谜底:火力

持久烈日当空烧(新西兰乳品公司)——谜底:恒天然,(燃)通假

烦恼的喜事(打三字常用语)——谜底:讨人厌

红木(打一地名)——谜底:丹东

圆圆的月亮高高挂(打一电影明星)——谜底:高圆圆

夸夸当年八路军(打一礼貌用语)——谜底:老师好

晓红(动物)——谜底:蜘蛛

审妻(台湾歌手)——谜底:苏芮

金边一带有火山活动(二字鸟名)——谜底:百灵

当兵要有好思想(打一军事用语)——谜底:军需品

大排小排,价钱便宜(打三字常用语)——谜底:贱骨头

怒不可遏(打一天文用语)——谜底:大气

口译(打四字常用语)——谜底:换句话说

玫瑰今凋后,梅花始放彩(中药)——谜底:珍珠母

禾(打一歌名)——谜底:暗香

屋漏偏逢连夜雨(三字俗语)——谜底:破落户

笑弯了腰(打一音乐用语)——谜底:乐曲

有一半,有一半,又有一半(打一称谓)——谜底:朋友

二月春风似剪刀(四字病名)——谜底:小叶增生

一句出口来,当面细分析(打一国家)——谜底:缅甸

千里到辽东(打一岛屿)——谜底:马来半岛

整装(打二字常用语)——谜底:安全

一马离了西凉界(三字口语)——谜底:别胡来

和颜悦色(打一食品)——谜底:阳春面

2

传统字谜

半帘月色映残红(打一字)——谜底:腔

一人拉弓卧草中(打一字)——谜底:荑

朗月清光入门来(打一字)——谜底:阆

小草(打一字)——谜底:薇

歹徒带刀草下藏(打一字)——谜底:茢

我站在两人旁(打一字)——谜底:徐

太阳上有树(打一字)——谜底:杳

累死了的虫子(打一字)——谜底:螺

草没有草(打一字)——谜底:早

一字相貌恶,头长两只角,生就六张嘴,底下八字脚(打一字)——谜底:典

没有一点主见(打一字)——谜底:现

四方同心朝前奔(打一字)——谜底:腮

好汉不疑妻(打一字宗教用语)——谜底:善男信女

马儿留下两滴泪(打一字)——谜底:冯

篱横竹复处,隐隐有人家(打一字)——谜底:篇

洗干净一点(打一字)——谜底:冼

大中小日(打一字)——谜底:晿(chēng)

丸子滚到月牙旁(打一字)——谜底:肒

出手不易(打一字)——谜底:摊

转动机身(打一字)——谜底:躲

压缩机油(打一字)——谜底:柚

是非不分休多口(打一字)——谜底:堡

少小离家心不离(打一字)——谜底:必

凡心托给江水流(打一字)——谜底:恐

林中几处有点缀(打一字)——谜底:梵

画中它是圆,笔下它为方;有它心中暖,无它心也凉(打一字)——谜底:日

百无一是,自无一是,泉水流(打一字)——谜底:白

一叹了之(打一字)——谜底:亟

3

传统谜语:

高高树上结果实,插入吸管尽情饮(打一水果)——谜底:椰子

一座小楼房,建在水中央。不在陆地走,爱在河里行(打一交通工具)——谜底:船

故事大王(打一成语)——谜底:舍命陪君子

祖国海岛在东南,长的甘蔗如蜜甜。阿里山,日月潭,好玩地方说不完。(打一省)——谜底:台湾省

身上长满红毛毛,肉像荔枝核圆圆。(打一水果)——谜底:红毛丹

有座桥真叫高,下过雨天边找(打一种自然物)——谜底:彩虹

搜查花匠老头家后院(打香港名胜景点)——谜底:动植物公园

身着一件大红袍,走了一年才赶到,五颜六色松树旁,礼品糖果真不少(打一节日人物)——谜底:圣诞老人

名字带钢不是钢,用手弹它它就响,哆来咪发嗦拉西,奏出乐曲千万章(打一乐器)——谜底:钢琴

外面热,里面凉,瓜果鱼肉肚里藏。四四方,像座房,只有门来没有窗。(打一电器)——谜底:冰箱

天不知地知,你不知我知——谜底:袜子底下坏了个洞

颜色白如雪,身子硬如铁,一日洗三遍,夜晚柜中歇——谜底:碗

老大说话先脱帽,老二说话先用刀,老三说话先吐油,老四说话雪花飘(打四种学习用品)——谜底:毛笔,铅笔,圆珠笔,粉笔

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谜底:青蛙

圆圆脑袋一身黄,最爱织辫晒太阳(打一生活用品)——谜底:草帽

小小年纪似绿桃,老来里边塞满毛(打一植物)——谜底:棉花

浑身鱼鳞甲,长条绿尾巴,盐水泡一泡,反而有味道(打一水果)——谜底:菠萝

圆圆小池塘,没有鱼虾藏,开水泡绿叶,池塘飘清香(打一日用品)——谜底:茶壶

小小古月有黑白,若要用时将它拍(打一植物)——谜底:胡椒

收到一封信,赶快打开看看(打一地名)——谜底:开封

身材纤长开黄花,拨开绿皮黏手指(打一瓜类)——谜底:丝瓜

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儿象太阳,籽儿香又香。(打一植物)——谜底:向日葵

花儿黄又白,八月遍地开(打一花卉)——谜底:桂花

两兄弟,感情好,到哪都是手拉手,竖看就像数字8(打一植物)——谜底:葫芦

圆头圆脑,钢铁制造,运动场上,扔出啃草(打一体育比赛项目)——谜底:铅球

惹哭了(打一语文用语)——谜底:逗号

红蓝衣服连着头,少年英雄把人救(打一卡通人物)——谜底:蜘蛛侠

像糖不是糖,专往田里扬,禾苗长的旺,多多打丰收粮。(打一农业用品)——谜底:化肥

中华有儿功夫深,一身龙胆闯乾坤。天妒英才空悲恨,武道哲学第一人。打一武术家。——谜底:李小龙

长长触角比身长,薄薄翅膀把歌唱(打一动物)——谜底:蟋蟀

耳朵像扇子,鼻子大又圆,身子肥又矮,吃饱只会睡。(打一动物)——谜底:猪

夏天爱热闹,总爱说知道。唱歌腰出声,嘴吸植物水(打一动物)——谜底:蝉

猪的知心朋友。(打一动物)——谜底:蜘蛛(知猪)

长长脖子似灯塔,身上开满褐色花(打一动物)——谜底:长颈鹿

牛的舌头和尾巴在什么时候遇在一起?——谜底:餐厅里

小小姑娘穿花衣,带着剪刀天上飞(打一动物)——谜底:燕子

老大有针没有线,老二有线没有针,老三晚上提灯笼,老四拿针乱扎人(打四动物)——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蚊子

虽然不是鸟,夏日枝头叫。什么都不懂,偏说全知道(打一动物)——谜底:知了

偷偷摸摸躲角落,窸窸窣窣在鸣叫(打一动物)——谜底:蟋蟀

小小个,喵喵叫,爱抓老鼠爱乱跳(打一动物)——谜底:猫

猜拳出剪刀,眼睛像灯泡。八脚抬面鼓,总爱横着走(打一动物)——谜底:螃蟹

黑夜猎手(打一动物)——谜底:猫头鹰

八戒来到黄河边(打一动物)——谜底:荷兰猪(河拦猪)

威武身姿显霸气,非洲场上属第一(打一动物)——谜底:狮子

狼看到虎(打一动物)——谜底:壁虎(避虎避开老虎)

长像骆驼没有峰,还像山羊没有角,网民又说它是马,吃草踏泥像脏话。(打一动物)——谜底:羊驼(草泥马)。

黑羽黑骨又黑肉,体形娇小似玲珑(打一动物)——谜底:乌鸡

远看像只猫,捕猎身手好。游泳又爬树,不吃青青草(打一动物)——谜底:豹

人人叫它阔嘴鸟,羽毛艳丽善笼养(打一动物)——谜底:三宝鸟

举国欢腾齐歌唱打酒商标一——谜底:全兴大曲

尼姑生孩子(打一成语)——谜底:取舍两难

背面灰色腹有斑,繁殖习性很罕见,卵蛋产在邻鸟窝,代它孵育自消遣。(打一动物)——谜底:杜鹃

拍打翅膀嗡嗡响,体积娇小向后飞(打一鸟类)——谜底:蜂鸟

小小动物小小壳,最爱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谜底:蜗牛

网状翅膀扇的快,奇怪大眼装小眼(打一昆虫)——谜底:蜻蜓

世界上先有男还是先有女?——谜底:先有男(因为男的称先生)

小小黄毛似个球,不敢学鸭水中游(打一动物)——谜底:小鸡

百兽之尊(打一动物)——谜底:老虎

徐妃用好酒(打一动物)——谜底:蛐蟮

善攀树木善游泳,粪便提香做咖啡(打一动物)——谜底:大灵猫(麝香猫)

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打一动物名)——谜底:兔子

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是什么?——谜底:虱子

有个妈妈真奇怪,身上放个大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面放着小乖乖。(打一动物)——谜底:袋鼠

鸭子罢工(打一历史事件)——谜底:南昌起义

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光爱吃菜,不爱喝汤。(打一日常用具)——谜底:筷子

《婆婆、媳妇和小姑》(打一七字常用语)——谜底:三个女人一台戏

什么东西太阳越晒越湿而风越吹越干?——谜底:汗水

两狗谈天,猜一字——谜底:狱

满脸麻子的学生是家里的长子(打一名人)——谜底:麻生太郎(长子=太郎)

狮子座大运动(打一电视剧)——谜底:一起来看流星雨

用被子盖住屁股(打一个城市名字)——谜底:保定(抱定,定徐州话屁股)

冒充大款(打一饰品)——谜底:假发

最喜欢战争的人是谁?——谜底:军火商

消防队完成任务(打一军事用语)——谜底:停火

烨(打一麻将用语)——谜底:红中

鼓励水稻(打一电视剧)——谜底:《艾米加油》

猪肉稀饭(打一地名)——谜底:株洲

禁止放牲口出去吃草(打一诗人)——谜底:杜牧

猪圈里的猪出来了,怎么办?{猜一个明星}——谜底:王力宏

十三级大地震,打一地名——谜底:深圳

如来佛之手(打一热门小说)——谜底:《遮天》

赵本山卖自行车(打一明星名字)——谜底:范玮琪(骑)

圆圆红罐罐儿,扣着圆盖盖儿,甜甜的蜜水儿,满满盛一罐儿。(打一植物)——谜底:柿子

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五指山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今年的元宵节时间为年2月11日,农历丁酉年正月十五,星期六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佳节,寄托着中国人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今天,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唯一的浪漫节日,也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古代女子“三步不出闺门”,只有到了元宵灯会,才被允许结伴出门看灯赏玩。这正好给男女提供了邂逅的机遇,因此,元宵节这天也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

元宵节的灯火,成为爱情故事发生的盛大背景,在热闹当中寻找那个一见倾心的人,将最美好的时光,定格在元宵之夜。

有一种爱情始于相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有一种爱情源于相思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几千年来,无论是甜蜜,还是思念,又或是离愁,每一种关于爱情的心境,在今夜都变得如此美丽动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

今夜,愿人月两团圆!

今夜,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节日起源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节日发展

节期节俗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朝代沿革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虽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节日传说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

平乱之后,汉文帝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火把节

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明帝敬佛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也就形成了元宵赏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节日故事

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

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皮影相思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非常想念她,于是一位宫女就穿上这位妃子的衣服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皇帝看到这位宫女影子以解思念之情。后人做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影徘徊却逼真,环佩姗姗莲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说的就是汉武帝思念爱妃的典故,这也是皮影戏的最初来源。

破镜重圆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燃灯七盏

宋代福州有个太守名叫蔡君谟,面对千里饿殍却要粉饰太平。他下令一道,要求治下所有百姓,每家在元宵节之夜必须燃灯七盏。有个穷人叫陈列,制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消息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

双喜临门

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元宵节时路过一地,一大户人家悬灯出题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会答,却记在心中。到京后谁知主考官所出之联竟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提笔就以招亲联作答,得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发现那联居然仍未有人会答,王安石便又以考题联作答,竟又得了个漂亮媳妇,实是双喜临门。

花灯寄寓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鼓励读书,民间都把小孩送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请一位博学的老先生点起来,象征前途光明。从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后开学,因此开学的花灯,也成了“上元节”的点缀。

“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

为什么元宵要“闹”

古代的元宵节,叫做“金吾不禁夜,星桥铁锁开”。

“金吾不禁夜”,“金吾”一般指负责京城地方治安正二品的大官。这句话说的是元宵节这几天,警卫部队一般不干涉老百姓的活动。

至于“星桥铁锁开”,星桥是通往皇宫的桥,平时属于“宫禁要地”,一般人是不许走的,但是元宵节这几天老百姓可以自由通过。

更爽的是,元宵节皇帝“与民同乐”,老百姓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闹特闹,前三后四,一共七天七夜,不受拘束。故而称之为“闹元宵”。

民俗习惯

张灯结彩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情人相会

元宵节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猜灯谜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吃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走百病

“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

满城烟花绽放今宵繁华,年的喜庆气氛延续到今天,让我们共同祈祷新一年的生活就像天上的月亮,圆满美好!

来源:大德工坊莱恩美语

声明:

1、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灯谜元宵灯谜答案大放送正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