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也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
——引自狄更斯双城记——
这是一个流量带来一夜成名的时代
于是10万+的公号漫天飞舞
也是一个成名带来一夜暴毙的时代
于是10万+的公知应声倒下
旅逗并无10万+的鸿鹄大志
作为一个以虚度时光为己任的闲人
我今天来说说另一个10万+
在中国,酒店总统套房
价格区间是在5万-10万一晚
如果有一家酒店敢卖上10万+
那它注定有一个非凡的理由
涵碧楼
这三个字
就是理由
我曾经去过法国蔚蓝海岸大区的卡费角
那是一个靠近摩纳哥公国的小半岛
上面有一座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花园别墅
三面环海,鸟语花香,风水极佳
不愧被这个贵族中的战斗机家族所加持
但我万万没想到在中国
竟然也能有相似的案例
况且,它发生在中国北方的海边
同样是三面环海的一个小半岛
与罗氏家族花园别墅的地中海相比
这里是中国北方的海,黄海
讲真,海的质量一般般啦
这里的海风,偏硬
这里的海水,偏冷
这里的海浪,偏野
这里连椰树都看不到一棵
是的
如果你认为中国最好的海在三亚
那青岛的海,真的不太能取悦你
但总有一些人不那么认为
这就是为什么三亚有一大把优秀的酒店
但很难有一家称得上卓越
而中国最卓越的一家
却出现在青岛的海边
这是一段从优秀到卓越的距离
这段距离,还真是老天爷给的
对青岛涵碧楼的理解
要先从这两个字开始
——风水
-壹-
涵碧楼的风水
风水是中国智慧
风是元气和场能
水是流动和变化
这是涵碧楼所在区域的地图
三面环海,背靠凤凰山
这真的是天赐有机风水宝地
什么叫人生赢在起点?
这个半岛是天然形成的
它一直静静的躺在那里
也许有好几千年了,都没一个名字
直到年被一位台湾人一见钟情
于是这个无名的小半岛
从此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
青岛涵碧楼
在酒店大堂入口处
有一个水池
不要小看这个水池
五行中的所有元素都齐全了
其中水木土都好说
一池水,中间有一方土
一方土,上面有三棵树
但金和火呢?不急,慢慢看
当夜幕降临
水池里有了光
这可不是灯光,而是火光
水池里的八个小小的金属火嘴
吐露着温和的火苗
金和火,不也就全了么
海风一吹
火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关于水池里的三棵迎客松
为什么是三?
源自周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涵碧楼董事长亲自从泰山上请了六棵松树
花了近一百万人民币
埋一个伏笔
还有三棵在哪里呢?不急
往后看,找??
酒店的前台
是酒店的功能核心
所有的checkincheckout都在此发生
但是涵碧楼的前台
我进门根本看不到
这又是一个“藏”的艺术
大厅里最显眼的是这条长达12米的巨型茶几
上面摆放了10个烛台,晚上会点亮
这条长几用到的木头也是大有来头
是一根千岁高龄的非洲柚木
从印尼木材拍卖市场拿到的
木材很大,除了做这个长几
还做了前台和礼宾的桌面
涵碧楼的大厅并没有想象中的空旷
相反,摆放了有不少物件
这个木沙发两面都可以坐
充满禅意
可就是找不到前台在哪
??
我突然才醒悟
整个涵碧楼的大堂
扮演了一个巨大的玄关角色
站在这个玄关的正中
三面都可以看到海
其中左右两边都是延伸出去的空间
尽头都是巨大的玻璃落地窗
而正中更是玄机重重
透过玻璃首先看到的是整个酒店的中庭
一个巨大的日式枯山水
然后望穿这个枯山水
能看到最远处的海
以及白色的海上庄园
发了一会儿呆
穿过大堂左转20米
才get到酒店的前台??
这个前台有很多戏
需要看仔细了
首先这幅油画非常不简单
它出自一位台湾艺术家之手
画的是酒店建筑在海面的倒影
这是一副写意的作品
为了达到和地板墙面的颜色最佳匹配
先后画了足足六副
最后选了一副最完美的
再把眼睛睁大一点
??
在前台的桌面下方的挡板处
刻有八个字
是小篆字体
需要把图片点开放大看??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不仅仅是青岛涵碧楼的风水体现
其实也是涵碧楼选址的首要原则
无论在宝岛还是青岛
无论是湖畔还是海边
惊人的一致
小篆在文字演变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是中国第一次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
不妨从这个细节开始
开启涵碧楼文化之旅
-贰-
涵碧楼的文化
涵碧楼是一家根本不需要评星的酒店
它自己就是一颗最亮的星
以我对全球诸多豪华酒店的体验来看
涵碧楼是一家超奢级酒店
超奢在此的意思是:早已超越了奢华
确实如此
奢华其实并不难,拿钱就能堆
但想超越奢华更上一层楼
就需要有文化做内功
涵碧楼不屑于谈奢华
它更愿意被人们称为:独一无二的文创酒店
关于文创一词的由来
不得不提及一下涵碧楼的前世今身
作为一栋风云名楼
涵碧楼在台湾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最初是一位日本贵族的私宅
后来的主人是日本裕仁皇太子
再后来是蒋介石和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在涵碧楼??图片出自画册
台湾企业家赖正镒在年买下了涵碧楼
为了这三个字,他付出了近3亿台币
然后他将这个百年风云名楼打造成文创酒店
于是才有了台湾日月潭涵碧楼
这间酒店将台湾酒店业的各项指标
都刷新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新高度
日月潭涵碧楼已经成为一个目的地中的目的地
日月泽潭,蕴生万物
是故五行,幻化涵碧
??来自日月潭涵碧楼资料
因为这间酒店的极大成功
于是赖正镒决定“反攻”大陆
??
然后,才有了青岛涵碧楼
蒋公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
当年“光复大陆”的计划
在半个世纪后终于实现了
这次不用武器,用酒店
青岛涵碧楼对Logo和名字的运用十分克制
整个酒店就仅有两处
一处在入口的墙上
是一个铜雕Logo
涵碧楼独有的宫灯标志
在阳光的照射下不会过于耀眼
比金色更沉稳
而到了晚上
这个logo真的是一盏会发光的宫灯
像一轮柔和的月光
照亮了这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建筑艺术品
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
这里作为最主要的入口
连个酒店的名字都没有
涵碧楼果然不按常理出牌
关于酒店仅有的两处Logo体现
先埋一个悬念,往后看
找到??的地方即是第二处
在涵碧楼大厅的入口处
摆放了一些古董级的老物件
浓浓的中式贵族风迎门而来
青铜编钟编磬
源于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
放在酒店的入口处
既有迎宾的意味
又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这不仅仅用做展示
有时候还会请乐师演奏
走进酒店正门
被一阵鸟叫声吸引
礼宾处放置了两个高高的鸟笼
其中一笼养了6只珍贵的白文鸟
我跟礼宾员工聊天得知
白文鸟不好养
是一种特别忠贞的鸟类
都是一对一对的
只要其中一只死掉了
它的伴侣也会很快抑郁而死
而另外一笼
则养了6只颜色鲜艳的鹦鹉
比白文鸟更奔放一些
亲亲我我,毫不害臊??
这一刻,我对宾至如归的理解
因为青岛涵碧楼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曾经在马尔代夫工作生活过小一年
我们欢迎酒店客人的方式是人海战术
所有员工排成两路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但在这家酒店
员工的服务意识经过特别训练
跟客人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在这里我很少看到
五星级酒店见惯的职业微笑
以及关怀过切的套路化服务
其实连大堂门童都不会随时待命
有时候我需要自己推门进出酒店
而且涵碧楼没有自动旋转门
所以
涵碧楼用鸟来取代人
用鸟鸣来取代语言
用抽象来取代具象
但又真正营造出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有鸟的地方都有家
而整个涵碧楼
就是一个大大的儒家
在酒店内,处处皆文化
山东是孔孟故里
儒家文化在青岛涵碧楼
有着非常重要的体现
可以说整间酒店的内部设计
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展开的
这是在酒店的电梯间
上面那个大大的儒字
用跟毛笔头拼成
下方是“忠恕之道也”
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
儒字下方的一桌摆件
这个是活字印刷术的工具
儒字下方有两个宫灯架
涵碧楼的Logo就来源于此
注意,这个是古董
这一层的会议室
敢这么霸气的命名
也只有青岛涵碧楼能做得出来
毕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有意思的是
有六个小会议室
但跳过了编号4
数字4在中国文化里不吉利
所以涵碧楼对文化的运用
首先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
其实很多酒店对房间号也尽量不用4
涵碧楼则把4这个数字从整座酒店里全部剔除了
这幅作品看上去非常前卫
它实际上是用铜板制作的山水画
位于酒店的大堂所在的第五层
整个酒店的文化元素是分层打造的
第五层是公共区域的最上层
这一层是最现代化的
然后逐渐往下
到了最底层则是上古时期的东夷文化
这真是绝了
东夷文化是真正的上古时期
比夏朝和商朝都更早
一家酒店敢做东夷文化的文章
一定是有它理由的
放在青岛涵碧楼一切都说得通
因为东夷祖先正是生活在今天的齐鲁大地
整个酒店里很少有鲜花摆设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文物
其中对毛笔元素的运用非常广泛
这又是另一层电梯间的汉字艺术
这其实是一个古体的“龙”字
这个细节图
可以看出密密麻麻的毛笔头
这就是建筑最底层
展现的是山东地区最古老的东夷文化
东夷骨刻文是汉字的源头
在表现东夷文化上
酒店采用了一个比较返璞归真的做法
比如这个用木头的甲骨来做拼接
然后再将象形文字立在它上面
去阐述汉字文化的演进
东夷文化的器物
以镶嵌的方式与石材结合
营造出博物馆式的呈现感
虽然是复刻品
但展现文化氛围足够
一个动物造型的石头摆件
关于动物,还有更精彩的
??
青岛涵碧楼的另一张名片
无边际游泳池
则是让最古老的东夷文化
和最现代的建筑设计语言
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你能看懂
为何有两头羊跪在泳池里么?
需要脑筋急转弯一下
水和羊,合之为洋
泳池的尽头没有边际
慢慢渐变融入了海洋
中国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奇妙化学反应
在涵碧楼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接下来
我们细细品味青岛涵碧楼的设计之美
-叁-
涵碧楼的设计
青岛涵碧楼光是设计费
就花了万人民币
除了KerryHill还能是谁
作为度假酒店领域的天神级人物
有一大波安缦酒店都出自KH之手
众所周知,KH的风格是:贵和倔
死贵死贵的设计费
倔强偏执完美主义
既要收客户天价,又不许客户干扰其风格
涵碧楼的董事长赖正镒(右)
和KerryHill(左)已经是老交道了
十年前日月潭涵碧楼正是由KH亲自设计
上面这张照片正是在台湾日月潭涵碧楼拍的
但为了请老爷子出山设计青岛涵碧楼
赖总可谓五顾茅庐
亲自飞了五次新加坡和老爷子谈感情
最后KH接受了邀请
开出了一笔天价设计费之外
还附带了一大堆不妥协条件
因为青岛涵碧楼对KH来说意义重大
是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封笔之作
于是,在中国北方的海边
一件巨大的光影艺术作品诞生了
涵碧楼的外形
是极其现代的
直线直线直线
整座酒店全是由直线构成
KH的强迫症容不下一丁点弧线
这样的角度望上去
这难道不像是另一个纽约的MoMA?
虽然中庭是枯山水
中庭之上的平台,却是来真的
种满了绿草
酒店的玻璃外立面全用铜网笼罩
光是这个铜网就花了一亿人民币
是在德国一家工厂定制的
铜网有三好
第一好是滤光
让光线以更柔和的方式进入建筑内部
第二好是投影
当阳光很好的时候
线条与光影又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晚上的画风
可见铜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铜网第三好是:生锈
这一点很有意思
为什么要生锈?多难看啊
答案请看下图
铜生锈之后会变色
铜锈比铁锈美多了
俗称绿松石色
因为海风的关系
已经有一部分铜网开始变色
??
KerryHill真是有一颗远大的色心
他要让青岛涵碧楼在二十年后
通体变成绿松石色
你能想象
多年后方方正正的涵碧楼
难道不像一个巨大的Tiffanyblue礼盒么?
青岛涵碧楼既有惊人的气势
又有感人的细节
整座酒店的中庭
是一个巨大的日式枯山水
说来也怪了
在一家弘扬华夏文化的的酒店里
引入日式庭院最典型的枯山水
而且还放在最显要的位置
是不是有一些冲呢?
KerryHill是一位生活在新加坡的澳洲人
他对东方美学有着很深的整体领悟
经过他魔术般的双手呈现出全新的融合式美学
可以说,这就叫KH式新东方美学
在青岛涵碧楼
KH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
将齐鲁文化,儒家文化,东夷文化,日本文化...
糅合在一起然后魔术般的发酵幻化
然后再用一个极其现代的大框架
把这些文化串联起来
青岛涵碧楼就是一个传统和现代的综合体
??接上一章的龙
这一张是通过大堂吧的玻璃墙拍摄的
从这个角度能完整看到三棵松树
从右到左分别是主、客、从的关系
这三棵和酒店入口水池的三棵
是一起从泰山上请下来的
KerryHill在青岛涵碧楼
不仅大玩“藏”的艺术
还玩起了“偷”的艺术
这个大堂吧的Logo
就很有意思
大堂吧的英文本来该是lobbybar
这里只保留了一个大写的L
而这个L又是直接从涵碧楼logo里偷来的
不信你看??
??接第一章的龙
这是整个酒店唯一两处看得到Logo的地方
同样是浮雕,与之前凸出来的宫灯相反
这一个是凹进石材里的Logo
而这个Logo下方还多了两个英文单词
THELALU,涵碧楼的英文名字
来源于日月潭中一个叫拉鲁的小岛
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
一家如此深含中国文化内核的酒店
在整个酒店看不到涵碧楼三个中文字
而唯一有名字体现的地方
却又是英文
耐人寻味呢
这种东西方文化美学的碰撞和交融
在青岛涵碧楼上升到一个全新高度
而整栋建筑的最有看头的一处
是这个大台阶
这个台阶可以说是整个酒店建筑的灵魂
足足有层,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
从大堂所在的第五层贯穿到海滩入口第一层
客人可以通过这个大台阶
步行前往所有餐厅,会议室,SPA,海滩
KerryHill用气势磅礴的方形石柱
架起了一个活生生的盗梦空间
并且,随着光线和天色的变化
这个梦也在不停的变化
这是下午2:30PM
是光线最好的时候
在底层栽了很多竹子
等竹子慢慢长高
又是另外一幅画风
同样是下午
如果是阴天
则是这样优雅安静略高冷的米白色
站在大堂吧门口
俯瞰大阶梯
晴天,早上7:30AM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枯山水那边透了进来
为米白色的石柱润上了一抹暖暖的橙色
晚上9PM
待华灯初上
沿着大台阶两条墙线点亮了蜡烛
人走在上面
有一种充满强烈宗教色彩的仪式感
似乎通往一个神秘的道场
对了
仔细看左边墙上发光的线条
现在看着是灯,白天也能发光
别小看这些细细的缝隙
藏着不小的心机呢
在白天,这些细缝是有功能的
负责给墙的另一边漏光
自然光通过这些缝隙漏进室内
所以这面墙正反两面都是学问
而到了晚上
这些缝隙自身就变成了光源
里面都藏着灯管
就算在白天
涵碧楼也大玩光影魔术
上图是池畔茶馆早上7点
阳光斜着从东边儿穿进来
投影在地上的是窗格线条
到了正午12点
太阳直射下来
投影又变成屋顶的灯
这个灯又是东西合璧
仿造热气球造型的孔明灯
材料是昂贵的蚕丝棉
酒店连卫生间
也做足了功夫
用古代人物雕塑来区分性别
而且每一层的人物雕塑风格都不一样
雕塑不尽相同
但雕塑上方的男女标识设计
整个酒店每一处都一模一样
是很西方的现代极简主义
把东方和西方在同一个场景上结合
青岛涵碧楼简直堪称一本教科书
不信继续看??
在大堂吧用下午茶
西方:茶点本身
东方:茶几上的摆件是很中式的
同样是大堂吧
西方:一架冰冷而优雅的三角钢琴
东方:旁边却是杜十娘怒沉的百宝箱
继续大堂吧
西方:充满印象派画风的大玻璃瓶子
东方:却放在很典型中式五斗柜上
这是酒店里的法式餐厅
东方:青花瓷瓶
西方:银质烛台
东方vs西方
哦不
东方mix西方
这样的东西方美学大斗法
在整个涵碧楼上和谐的上演着
好了,既然都说到了法餐厅
是不是可以进入下一个章节了?
????
-伍-
在涵碧楼吃喝
涵碧楼一共有三个餐厅
呆在涵碧楼不想走的原因有两
除了酒店太美,就是吃得太好
??
在涵碧楼的一天
从清晨六点半的一杯早茶开始
酒店房间提供一套完整的功夫茶具
伴着海面上初升的朝阳
坐在阳台上自己动手泡起茶来
品相上乘的阿里山乌龙茶
关于这款茶叶的介绍
是印在特殊宣纸上的
拉卡草绳,展开阅读
从右往左,从上往下
品阿里山茶,看日升潮落
读涵碧春秋,虽已是仲夏
介绍每一间餐厅的食物前
我更愿意从一张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开始
先大饱眼福,再大快朵颐
提供全天候自助餐的“十一厨”
位于酒店一层
整间餐厅以陶罐为主题
这个用无数小陶罐穿起来的帘子
创意真的是太棒
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以为,酒店的自助早餐其实都大同小异
然而,涵碧楼就是任性
正宗的台湾卤肉饭
正宗的台湾黑豆浆
正宗的台湾小油条
瞬间忘记牛角包奶酪培根什么的...
正宗的台湾担担面
但容器比较奇特,介于碗和盘子之间
担担面于是看上去很壮观
精致古早味,豪放山东情
在青岛
怎可不吃海鲜?
都是新鲜打捞的本地海产
如果餐刀能立起来
这家酒店的逼格一定很高
逼格可以高,但地气也接得好
自助餐厅的啤酒全是青岛啤酒
如果要让我评选这个餐厅的最佳
无疑是这道甜点画面最中间那个
看起像萝卜糕,但别个叫:桂花凉糕
现在写到这,口水都能上来??
让我们切换一下画风
涵碧楼的中餐厅
它有一个极美的名字:水沙涟
顺便讲一下这个名字的来历
涵碧楼来自台湾
水沙涟则是日月潭古时的别称
日月潭夏天的午后经常下雨
湖面上容易起雾,非常朦胧
犹如水做的纱帘一般
所以被称为水沙涟
老规矩
上一张最美的环境图
先一饱眼福
站在二楼往下看
再次表扬一下KerryHill
不愧是一位用线条和光影的超级高手
水沙涟占据了整整两层空间
第二层全是包房
水沙涟的大厨来自台湾
整间餐厅提供以闽南菜为主鲁菜为辅的中式佳肴
这个孜然香小排很有玄机
排骨其实是配角
主角是那一团千丝万缕的东东
台湾手工面线经过特殊烹饪
口感爽脆,丝丝入扣
而咬开之后
里面是一只鲜美浑厚的大虾仁
本来是普通的腊味炒饭
但加了抹茶,所以呈现绿色
口感也变得特别起来
别忘了,日本文化对台湾影响很深
特别是在餐饮文化的浸淫
所以台湾与日本在美食上
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
总之,好看又好吃就对了
全场最佳
再次颁给这道餐后甜品
据说范冰冰每次来这里用餐
会吃四五份樱桃奶酪
冰冰同款不容错过??
在水沙涟的一楼入口处
有一处高达4米的巨型鱼缸
水沙连的一大招牌是鱼鲜
但这个缸子里的鱼,谁都没胆吃
里面养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
有钱就是任性啊
中华鲟果然气质不凡
姿态像鲨鱼,慢悠悠的
在这个巨型鱼缸的背后
才是吃进人肚子里的鱼
当初KerryHill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也是因为他受不了当面看见厨子捞鱼
设计了一个四米高的鱼缸挡在前面
于是涵碧楼里多了一个水族馆
??????
酒店里的第三间餐厅
位于大堂吧旁边
是法式餐厅Redenz-vous(遇见)
这个画面很好的阐释了
这为什么是一家法餐厅
主要看颜色????
在Redenz-vous的就餐过程中
最感动的我,不是食物
而是一个服务上的细节
与餐具有关
在此插播一段小装叉的知识
看官们请自行取舍??
吃西餐的时候
对应上菜的顺序
餐具是从左右两边从外向内用的
比如我左手边的第一把刀
是用来抹黄油吃面包的
而第二把带弯钩的叉子
是用来吃生蚝的
为什么右手边在两把刀中间有一柄勺子
因为对应的那一道菜是汤
只需要勺子的时候
会放在右边而不是左边
如果是正宗的法餐
甜品的勺子绝不会出现在左右手
而是餐盘的正前方
图片上被遮挡了只能看到勺头
眼尖的亲们都不难发现
本轮法餐的主菜是扒类
因为右手边最靠里的刀是尖刀
但是,当上主菜之前
一个小小的插曲发生了
服务员上来撤掉一副刀叉
换上另一副刀叉
然后她悄悄的告诉我
“旅逗先生,给您的配餐临时有所调整
由之前的牛排改成了海鲈鱼菲力
于是给您换一套吃鱼专用的刀叉”
??
看到区别了么
鱼刀的形状很特别
刀头是翘起来
我很感动
就算在北京上海
这种及时更换餐具的服务意识也很罕见
只有很讲究的西餐厅才会配备鱼刀
这般细节
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
这间餐厅的中文名字就叫遇见
在青岛涵碧楼的Redenz-vous
遇见地道法式大餐
按照惯例
酒店的每间餐厅甜点都很惊艳
覆盆子白巧克力慕斯冰激淋
-陆-
住在涵碧楼
关于客房
几乎是每一篇酒店报告的必选项
但在涵碧楼
我最不想多说的就是客房
因为我待在房间里的时间实在不多
大部分时候,我都晃荡在酒店各处
哪有时间睡觉啊??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不仅仅是海景
从我的房间望出去
能够把海上庄园尽收眼底
说一个夸张的数据
青岛涵碧楼最基础的房间都是平米起的
整个酒店占地那么大
但仅有多间客房
也是因为房间的尺度太奢侈
于是所有房间都是开放式的海景套房
于是每个房间躺在浴缸里都能看海
人一进门
声控装置就会启动
纱帘就会自动合上
但是遮光布并不会动,除非你让它动
由于房间很大
纱幔缓缓合拢也需要一点时间
在涵碧楼
一切都要学会慢下来
在青岛涵碧楼会看到论语
山东是孔孟之乡,很应景
房间里的饮用水来自崂山
涵碧楼的备品也是自己的品牌
都是含精油的SPA级产品
香皂也是TheLalu品牌特制的
包装得严严实实
先撕开纸再撕开塑料膜才能用
说出来不怕丢人
住过那么多酒店
第一次找不到照明开关
打电话问前台
原来是藏在抽屉里的
全都是触摸控制
涵碧楼真的是机关重重啊
房间里请勿打扰的牌子
也是做得栩栩如生
房间里还有一个小惊喜
是鼓励客人带出房间用
??
竹编拖鞋(两双,一大一小)
竹编口袋(拎着挎着,都可以)
于是我就裹着浴袍
穿着拖鞋拎着包出去浪啦
??
-柒-
浪在涵碧楼浪
作为一个以浪闻名的旅行KOL
旅逗没到一家酒店
泳池是必须打卡的
从酒店房间看这个泳池
气势是相当惊人的
涵碧楼的无边际泳池长达60米
是全中国最长的室外泳池
遇见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泳池
由于是建在海上
海风带来的海洋微生物需要定期清理
而且海风还带来了盐分
你知道么
我在泳池里游泳时,感觉水是微咸的
这种体验实在太难忘了
明明是在淡水里游泳
但又有一种在海里游泳的错觉
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
??
为了hold住这一池静水
专业上叫实现overflow满水位
对施工的精度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两端的误差必须控制在0.3cm之内
所以这个泳池前前后后修正了十次
才实现最终的完美效果
这样苛刻的标准
如今很少有人能坚守
很多人是从这个无边际泳池
开始认识青岛涵碧楼的
泳池与大海浑然一体
仿佛人在泳池里着游着
就游到了大海里
除了对施工精度的要求
泳池的瓷砖也堪称艺术品级别
这种瓷砖不能量产
需有自然开裂的釉结晶纹路
烧制过程中需要反复对比
青岛天空和海水的颜色
挑出颜色最吻合的一款
当年修日月潭涵碧楼的泳池
瓷砖也是专门根据
日月潭天空和湖水的颜色
量身裁衣的
可见涵碧楼有多奢侈
但都是内功
这个博主真的很拼
有木有??
游完泳来一点点香水
这个心情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此款香水来自ETROMagot
-扒-
泡在涵碧楼
其实涵碧楼有三个泳池
但另外两个很隐蔽
需要走进SPA才能解锁
涵碧楼真是机关重重
把“藏”的艺术玩到了极致
这个泳池是男女分开的,各一个
藏在SPA中心的温泉馆后院
但这两个池子不适合浪
太小了,适合泡着
SPA中心的尽头
与涵碧楼海上庄园接壤的地方
有一处室外温泉
海水涨潮比较厉害的时候
比较猛的浪花甚至可以扑进这个小池子
是要比比谁更浪呢
这个三温暖池子的水也堪称极奢
原地开凿了米抽上来的深海温泉
看到有睡莲的地方
就知道离SPA不远了
我发现这里开始大量使用圆形图案
比如上面的睡莲水缸
再比如下面的镂空花纹
整座酒店几乎全是直线
但在SPA会所
KerryHill做了相应调整
营造更为柔和的氛围
上面那盘是干花
下面那盘红色的东西
是从台湾日月潭附近采集的红苔藓
摸上去是湿润的
温泉泡舒服了
自然要去做个SPA
通往芳疗房间的需要走2分钟
但真是太享受了
面朝大海,精油开背
涵碧楼的SPA是自有品牌THELALU
配方来自巴厘岛
SPA房间也非常大
这位叫Marry的SPA技师令我印象深刻
手法相当专业
让我深刻体会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不愧是在东南亚工作多年
Marry同时还是涵碧楼的导览员
导览员是涵碧楼特有的职业
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
因为涵碧楼那么多故事
客人自己逛是逛不明白的
所以培养了一支特殊团队
建议看过此文的朋友如果前去
一定要预约导览服务
再晒一下酒店提供的竹编口袋
和SPA馆的风格真是完美搭配
做完SPA不用冲澡
让精油慢慢吸收
好的精油不一定很香
所以SPA后来一点香水
是锦上添花的享受
ETROMagot真是带对了
这款香水很有东方情调
属于中性香,男女皆可
这款香水以芳香木质调为主线
前味是沁凉怡人的花香
在行进的过程中慢慢收拢
随之而来的是更强大的雪松构筑的木质基调
香调呈现一种蝉翼般的美感
特别适合在涵碧楼这样的氛围中感受
住好酒店用好香水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玖-
有缘千里来相会
涵碧楼的风水到底有多好?
其实第一章我就讲过了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请仔细看下图??
在酒店正门外的吊顶上
燕子居然飞到在这里来筑巢
在中国民间,这可是大喜事
花再多钱也请不来的
但就这么不请自来了
有缘千里来相会
可见涵碧楼这个风水宝地
是多么的不一般
旅逗与涵碧楼
也是很有缘的
这是在海上庄园
这种方格线条在整个涵碧楼大量使用
而我发现
当天我的衣服是这样的??
有缘千里来撞衫
??
如果您已经读到了这里
先请接受我的谢意
这是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
需要花掉不少时间才可看完
如果喜欢
感谢转发
既然都有缘千里来撞衫了
那一定是有缘千里再相会
涵碧楼海上庄园
这次就留个悬念
下回呈现
关于作者
Ludo,一个精力充沛的旅行爱好者,曾在马尔代夫生活工作过。善于发现美/新奇/有趣,并热衷分享给更多的人。“旅逗”是Ludo创立的一个关于旅行和生活方式的自媒体品牌。旅行即人生,多多逗留,慢慢享受。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