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艽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秦艽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别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为秦爪、秦胶;在《中国北部植物图志》中记载为大叶龙胆;还有大叶秦艽、萝卜艽、左秦艽、西秦艽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龙胆科龙胆属秦艽组植物。
龙胆组植物我国产16种。
2,分布和生长环境
秦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通常生长在河滩、路旁、水沟旁、山坡草地、草甸、林下和林缘。在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点
为多年生草本,高度30-60公分,植物体光滑无毛;须根多数,扭结或粘结成一个圆柱形的根;枝少数丛生,直立或斜展,黄绿色或偶尔上部带紫红色,近圆形;基生叶莲座状丛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窄椭圆形,叶边平滑,叶脉5-7条,叶柄宽,包被在枯存的纤维状叶鞘中;
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或窄椭圆形,叶边平滑,叶脉3-5条,在叶两面明显;
花朵多数,无花梗,簇生枝顶成头状或腋生成轮状;花萼筒膜质,黄绿色或带紫色,一侧开裂成佛焰苞状,萼齿通常4-5个,花冠筒部黄绿色,檐部蓝色或蓝紫色,壶形,裂片卵形或卵圆形;
蒴果内藏或先端外露,卵状椭圆形,长15-17毫米,种子红褐色,有光泽,表面有网纹;7-10月开花结果。
二,秦艽的主要用途
第一,秦艽的根药用,根据年版《中国药典》记载,传统秦艽的基原植物包括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小秦艽,这四种秦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其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苦平,微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清热利尿的功效。其有效成分主要是环烯醚萜类、甾醇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苯甲酸及衍生物、秦艽多糖、挥发油等。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二,秦艽在我国北方分布普遍,生长适应性强,植株比较低矮,花朵紫蓝色醒目,可以作为地被植物栽培观赏用。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