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利落短发,笑容亲切,话语朴实,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松山街道办事处鲍家村村委会委员庞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的农村女代表,从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到回村种菜的农民,再到村委会委员、合作社理事长,一路走来,始终扎根农村不断奋斗,时刻记挂乡亲们的冷暖安危,竭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全国人大代表庞辉在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庞辉供图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南部的松山新区松山街道办事处鲍家村,是一个有着户人家的小山村,共人。年春天,村“两委”换届选举,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41岁的庞辉顺利当选为鲍家村村委会委员。年,由村“两委”班子成员牵头,7户村民入股,成立了锦州庞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庞辉担任合作社理事长。
利落短发,笑容亲切,话语朴实,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松山街道办事处鲍家村村委会委员庞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位质朴的农村女代表,从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到回村种菜的农民,再到村委会委员、合作社理事长,一路走来,始终扎根农村不断奋斗,时刻记挂乡亲们的冷暖安危,竭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把根深深扎在鲍家村
庞辉是土生土长的鲍家村人,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深深的眷恋。高中毕业的庞辉曾在鲍家村乡村小学做了15年的代课教师。年,由于村小撤并改革,庞辉回到鲍家村务农。看到鲍家村邻近城市,交通便利,具有为周边城市供应农产品的独特优势。她没有像村民们那样选择种玉米,而是尝试着开始种植蔬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种植玉米的收入低,那就种种其他的,看能不能改善收入。”庞辉告诉记者,从一名乡村小学的代课教师,变成一名回村种菜的农民,她的选择是“留在农村”。“都离开农村,那农村岂不就是空村了?小山村对我来说,有着割不断、剪不开的亲情,这里的父老乡亲就好像我的亲人一样。”在她看来,“既然选择不出去打工,就要围绕着农村的事儿继续努力。”庞辉带领村民们尝试一年种植两季蔬菜,增加收入。(庞辉供图)
合作社让村民得到的实惠看得见
鲍家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早些年村民们都是靠天吃饭,旱灾年头就会减产或绝收。如何能让村民脱贫增收,过上好日子,是庞辉当上村干部后一直琢磨的事。她告诉记者,成立锦州庞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她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酝酿多年想为村民们做的一件大实事,终于在年顺利实现。合作社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农业种植更高效,能够形成规模效益,合作社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并非所有村民都能看到这一点。有的农户固守老观念,不愿意把土地转包,庞辉就去农户家串门,跟他们唠嗑,讲国家政策,还和他们聊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村民们慢慢了解到,土地转包后不仅有流转土地的收入,村民自己还可以腾出时间,到合作社或外出再打一份工挣钱。于是,村民纷纷同意并签订了转包合同。最终合作社从农户手中转包土地多亩,作为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鲍家村一共有亩土地,其中有多亩经济田。如今,已有一半多的经济田流转到合作社,得益于村民对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村民从合作社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庞辉说。锦州庞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改变了原来春种秋收的传统种植方式。尝试一年种植两季蔬菜,上季种马铃薯、青储玉米,下季种白萝卜。两季下来,每亩地收入能达到元,是原来种植玉米收入的5到6倍。年,合作社成立第一年便收入20万元。年,合作社通过股东大会,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及时把村里的30户贫困户吸纳到合作社里来。一些家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除了流转土地获得一份收入,还可以到合作社做工挣钱。贫困户王艳杰说:“我在合作社做工,一年下来挣了一万多元,还能抽空照顾家里的病人,不用外出到城里打工了。”合作社让村民由原来的一份土地收入,变成了土地租金和做工两份收入,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年收入。庞辉还多方协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地方的综合市场对接,解决村民种经济田销售难的问题。合作社的成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了这种种植模式,主动找到庞辉,要求跟着她一起种植蔬菜。村民司桂敏夫妻自从年开始种植蔬菜以来,收入年年有改善。司桂敏告诉记者,年,头茬种的青苞米,二茬种的白菜和萝卜,两季作物下来,有5.5万元的收入。年,他们家的菜地扩大到了37亩,共得了7万多元的收入。今年,不仅菜地扩大到了40亩,而且光种马铃薯就收入6万多元,秋收后加上白菜和萝卜的收入,“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村民们跟着庞辉一年种植两季蔬菜,生活质量随之改善。(庞辉供图)
合作社带来的改变正在发生
合作社带来的改变正在发生。几年下来,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种植两季蔬菜,收入翻了3番,年收入达到6、7万元,生活质量随之改善。合作社的生产过程中,庞辉组织村里的妇女到地里做工,播种、除草、浇水、秋收等各类工种都积极让妇女们参与进来。忙碌的时候,每天地里有四五十人在干活,有的妇女一年下来能挣1万多块钱,为家庭增加了收入。以前农闲时,村里的妇女都爱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打麻将的情况不再有。庞辉高兴地说起这些变化,“看着她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她们在劳动中找回了自信。”在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年,锦州庞辉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被锦州市妇女联合会评为“锦州市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示范基地”、松山新区“巾帼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从年开始,合作社尝试着组织农户种植亩板蓝根。按现在的市场价格,种植板蓝根的收益在每亩元左右。庞辉介绍,由于刚开始种没有太多经验,每亩地的收益还不太高,今年种植板蓝根的收益有近30万元。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收益以后会逐年增加。接下来,庞辉准备多引进一些中草药品种,看看适合种植哪些,并成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再逐步形成产业链,带动村民致富。让庞辉操心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原来负责村民出行的小客车,因路远不划算不来了,村民只能到附近十几公里外的公路上去等车,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有村民向庞辉反映此事,庞辉在充分调研后,及时协调各方推动解决。目前,辖区内公交车正在规划中。
“我相信,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在鲍家村全体村民的努力下,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庞辉说,只要生命还在,她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为村民排忧解难的脚步就不会停止。“要让村民们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打开小康的大门。”
积极为乡村发展建言
“让村医进得来、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好、能力不断提升。村医业务水平提高了,村民也就不用去城里扎堆看病了。”除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庞辉还认真履职,充分调研,积极为“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庞辉提交了一件关于全面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建议。庞辉介绍说,在农村,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出现的赤脚医生,到现在的村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亦农亦医,风里来雨里去,工作中随叫随到。特别是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村医发挥着“网底”作用。他们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在指定地点站岗值班、检查来往车辆与人员,在定点隔离酒店给疑似病人做体检,和一线医护人员一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庞辉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老人多、看病难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从整体来讲,农村医疗条件和村医的业务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她建议,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场所建设标准化、设备设施标准化、功能设置标准化,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要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加强村医培养和培训,建立适合农村医生发展的学习与考核制度。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适当提高农村医生收入水平,全面落实村医待遇保障,完善村医准入退出机制。建立农医院工作,医院医生赴农村与农村医生共同从医制度,形成医疗资源城乡结合制度,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来源:综合《全国人大》(记者:王萍、李光)及有关网络资料、乡镇单位提供资料与其他媒体资料。审稿:刘国勋编辑:王洁敏黄文高校对:蒋先明李红伟
脱贫路上的最美代表风采
●为了百姓当起网红——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兴市邮政分公司江平路支局局长何健忠
●泥土地中刨出金蛋蛋——记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淮安市刘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卉
●总书记让我好好干——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
●好日子就在眼前——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喀左县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唐廷波
●援建卫生室筑起安心墙——记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
●情恋黑土地心系老百姓——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山县太平凯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
●走出小而精守护高颜值——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池州市霄坑村村委会主任王建伟
●大别山区“领头羊”——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
●苗寨脱贫领路人——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资源县坪寨村党支书书记彭石华
●成功在于造血式扶贫——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把万亩荒山变成茶山花海——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金寨县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先志
●把好事实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敦化市三道河子村委会主任谷凤杰
●辣椒越来越红村民越来越富——记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建兰
●以党建引领村兴民富——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南昌市进顺村党委书记罗来昌●将小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乡亲不富我无颜破解百姓办事难——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昌图县东兴村党总支书记吴艳良●守护大凉山的未来——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条件越艰苦越要去改变——记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为了村民过上红火的日子——记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大连市朱家村党总支书记朱朝治●敢叫日月换新天——记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一里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军●大山深处的“穷窝窝”是这样脱贫致富的——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让村支部成为“火车头”——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银香●是男人就要站起来——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大冶市农科村党总支书记王能干●不服输的铁姑娘——记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海伦市向秋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一个困难学生也不能落下——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泓泽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铁●搬出大山拔穷根造个“唐娃娃”奔致富——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牛圈里蹚出的致富路——记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南渠村党总支书记张继新●放弃白领回村做“羊倌”——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靖州县靖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登云●这个女娃娃村官不简单——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崇阳县大市村党支部书记程桔●不做等靠要双手绘蓝天——记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松桃苗绣公司总经理石丽平●牛人都有股牛脾气——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古丈县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互联网成就新梦想——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帮人——记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通化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市区营销抄表员初建美●土地不骗勤快人——记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拉尔市万农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尤良英●穷怕了无路可走就创业——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南江县五郎黄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其德●把小西瓜做成大产业——记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情系贫困生甘做“摆渡人”——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长阳县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怕出事就干不成事——记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聊城耿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瞅准时机乘势而上——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挑战贫中之贫解决困中之困——记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马边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经理乔进双梅●贫穷不复返毛南不再难——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记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常德石门县苏市完小校长王怀军●纵使山高路远也要村民致富——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沙窝窝变成“金饽饽”——记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想让老百姓脱贫彻底摒弃等靠要——记全国人大代表、青海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我们村干部就集体辞职——记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新立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全村拧成一根绳发展起来没得说——记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不管有多难都要发展起来——记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原县席沟圈村党支部书记马银萍●干就要干出个样子——访全国人大代表、辽宁营口市太平山村党总支书记陈秀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