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读忆母亲二周琼 [复制链接]

1#
南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21/4453164.html
忆母亲(二)

作者:周琼

在艰苦的年代,任何一个农村孩子能走出大山,他身后一定有个吃苦耐劳,默默付出的母亲。

我家兄妹中,我读书的时间最长,也只有我跳出了“农门”。我求学的路上,母亲为我所做的一切,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深处,融进了我的生命里。

家境贫寒,为了供我读书,母亲多年不曾添置一件新衣,她穿的衣服补丁重补丁,甚至都看不出衣服原来的底色了。赶上亲戚朋友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母亲只好叫家人去,原因很简单: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用她的话说,她穿着太寒酸了,见到人都不好意思。

多少次开学,母亲为筹不到给我报名的钱而睡不着觉。山穷水尽时,只好厚着脸皮到处去借钱,为此遭过不少白眼。

年秋,村里设的教学点撤了,我不得不转学到离家十里外的茅草村的小学就读。开设的科目多,老师要求准备七个作业本,还要求有备用的本子,那时候小本子七分钱一本。我听了要求就懵了:哪买得起那么多本子!闷闷不乐回家告诉了母亲。她安慰道:“有妈妈在,你不要担心,再多都会给你买。”顿时,我像吃了定心丸,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

那天下午,母亲采回一大篮嫩四季豆、嫩南瓜。第二天一大早,母亲背着几十斤蔬菜,带着我来到离家十里外的横山乡政府处。当时有个二三十人的地质队在附近搞地质勘探,母亲准备把蔬菜卖给地质队的伙食团,可管理人员说暂不需要菜。我失望了,眼泪立刻掉了下来。母亲看了我一眼,暗示我别着急。之后说了许多好话,在近乎哀求的情况下,人家才勉强同意买我们的菜。不过价格压得很低,3分钱一斤!几十斤菜卖得一块多钱。

回家的路上,母亲平静如初,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回到家母亲把一块多钱递给我,微笑着说:“买本子的钱有了,好好读书吧。”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磨砺的母亲,遇事冷静,能从容不迫地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很敬佩她。

山里长大的母亲熟识山货。那些年供销社收购各种草药,什么龙胆草啊,黄芩啊,野黄姜啊,母亲都去挖来卖过。所有草药中野生金银花价格最高,每斤一块八,但这东西很稀有。母亲从千头万绪的家务劳动中挤出时间,翻山越岭到处去采摘,周末还带着我一起去。一季下来能采到四五斤就算很不错了。有一次,母亲去十里外的供销社卖金银花,不知怎么得罪收购人员了,非说金银花还是潮湿的。母亲白跑一趟,回家反复晒后又一次拿去卖。没想到第二次的遭遇更惨,收购员还是说金银花没晒干。不管怎么解释、央求,他仍是不要。母亲无可奈何,只好含着眼泪回家。偏偏天公也不作美,途中遇雨,淋得她全身湿透,雨中的母亲甚至分不出哪是雨水哪是泪水。要得到一分钱是那么的不易,吃苦不说还受这样的委屈。

后来那点金银花到了其他地方才卖掉。

那年恰逢我初中毕业,乡下的“戴帽”初中班统一到会理参加中考,要求每个考生准备10元钱。我的10元钱中,大部分是母亲卖金银花得来的。我暗暗想:一定要争点气啊,不然怎能面对母亲!我求学这条漫长的路是母亲用血汗和泪水铺就的!

父亲去世时我还在师范学习,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回学校那天,母亲把我叫到卧室,从枕头下摸出一个用褪了色的手帕叠成的小包裹。一层层打开后把唯一的五元钱递给我,叫我缺什么自己买点。父亲才去世,想起家里的光景就心酸。我不肯接她的钱,母亲赶紧安慰我,她的话句句温暖着我的心,最终硬把那五元钱给了我。

师范最后一学期,即将进入实习阶段。母亲得知我实习需要手表,悄悄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换得几十块钱。她没留下一分半文,全都给了我。她说我是家里的希望,等我毕业了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的。后来我花了75元买了一只孔雀牌手表,这只手表在实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实习结束,回家告诉母亲我在我们小组实习成绩为“优秀”。母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眼角却湿润了。我给她讲了实习中的点点滴滴,她虽然不是完全理解,但不管我说什么她都满脸欣慰。最后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这下你终于可以当老师了,现在计划生育政策严,家家的娃儿都很金贵,大人都望自己的娃儿识点字,长大不当睁眼瞎,你的性子急,可要耐心教那些娃儿啊!”在我走上教学岗位前,有母亲朴实的忠告,这是我的幸运。我明白从教这条路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不能辜负学生和家长。在几十年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把母亲的忠告变成实际行动。

母亲在经济上给我竭尽全力的支持,在生活上给我细致入微的关爱。我周末一回家,母亲就会端出热气腾腾,美味可口的饭菜。住校没钱买菜吃,母亲会给我煎炒自制的腌菜,让我带到学校。衣服裤子烂了,母亲再忙再累也为我缝补,家里有点什么好东西要等我回去才吃……。

从外出读书起,我就成了母亲手中的一只风筝,我飞出去了,线轴还在她手中,她无时不在牵挂我,担心我的冷暖饥寒,担心我的安全。学习紧张的时候,周末选择不回家,但又无法告诉母亲。听说好多个周末的傍晚,母亲都站在大门外朝我回家的那条小路张望着,等待着。

有一次我回家已是傍晚,进屋发现母亲坐在灶前的矮凳子上流泪,见了我立刻拭去眼泪。询问后才知道,她听别人误传,说我在学校生了重病。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无法确认,她担心得整日以泪洗面,直到我平平安安地站在她面前,她的担心才解除。

儿女就是母亲的全部,填满了她整个心房。

母亲因长期受病痛折磨,身体虚弱,体重不足八十斤,但在我心中她就是一座山,是一座能为我遮挡风雨的强有力的靠山。遇到困难她给我支持,给我力量;我难过时,失落时,她给我抚慰,给我信心,给我希望。

一辈子贫穷的母亲,节俭的生活方式早已渗入到她的骨子里。我给她的零花钱,叫她想吃什么自己买点,可她就是舍不得花。她走了,我们整理她的物品时发现,零花钱大部分都还在,仍用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在一个布袋子里还发现几双叠得整整齐齐的袜子,仔细一看都是补过的,补丁处针脚细密。

“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几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为家为儿女献出了她的一切,却没有享过我啥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还没来得及好好报答她,无情的病魔就将她带走了,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母亲生前也有不少愿望,她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最远只去过攀枝花。她很想坐坐火车,出一次远门,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这样小小的愿望也未能实现,一直是我心头的痛!

退休后,为了帮女儿照管家庭,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每次乘车路过天安门时,眼角总会湿润,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有一次,母亲叫我唱学校里教的歌给她听,我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母亲很高兴,听着听着,她若有所思地说:“北京好远啊,不知那些地方是什么样的。唉,你好好读书,长大了去看看吧。”母亲向往外面的世界,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她明白她的愿望无法实现,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时候北京的确远,还没听说过哪个普通人去过北京。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空间距离缩短了,会理到北京朝发夕至。她要是多活些年多好啊!母亲没有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

母亲生前的照片不多,我选了张面带微笑的照片夹在我的日记本里。我去任何地方带上日记本,也就带上了母亲的照片。每天打开日记本看到母亲的照片,就像看到了她。我经常看着照片上母亲慈的笑脸,默默地念:妈妈,您在天堂过得好吗?日子艰难的时候您为我们吃尽了苦头,日子好过了,您却长眠山野,躺在冰冷的墓碑下……多少次,念着念着忍不住泪水涟涟……

文稿编辑:付廷江播音:李闯音频后期:程月图片:网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