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净,耳就静,分享1个经方大师刘渡舟的方 [复制链接]

1#

今天讲一个,经方大家刘渡舟前辈治疗耳鸣的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姓杜,当时是53岁,男的。

这个杜先生,一周前因为工作上的事儿,和人吵了一架。当时给他气得一宿没睡着觉。可以说,多年的积怨就在这一次爆发了。

一个礼拜之后,他忽然之间感觉到右侧耳鸣。声音特别大,好似潮水阵阵,此起彼伏。而且,脑袋里头似乎也有轰响之声,一切如闷雷滚滚、惊涛拍岸。

而且,他只要一往下吞咽东西,耳朵里就会有说不出的奇怪声响。

感觉右脸灼热、发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院的耳鼻喉科检查。

西医诊断: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好。

后来杜先生决定找中医治疗。

接诊的大夫恰好是刘渡舟,他是我国经方运用大家,在学术界有崇高的地位。

刻诊,见患者脉弦滑略数,舌红苔白,眼角有很多眼屎。

细问得知,现在患者几乎听不见什么了,听力大大受损。另外,早晨起来常常咳吐黏痰。

了解到这些以及发病经历以后,刘渡舟寻思片刻组方:

连翘10,柴胡16,漏芦10,白芷8,玄参15,丹皮10,夏枯草16,天花粉10,黄连8,黄芩4,生石决明30,牡蛎30。

结果如何?

二诊,耳鸣声大大减轻,可以听到正常的声音。

三诊,杜先生耳鸣几乎完全消除,听力基本恢复。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就被收录在刘渡舟前辈早年的医案专著中,在业内很有影响。

杜先生的问题,属于典型肝胆火盛,循经上攻,引发耳鸣。

肝主情志。杜先生发病之初,源于和人勃然动怒,可见这是动了肝火。

肝胆互为表里,胆经走咱们的耳朵,所以肝火循经上攻,我们的耳朵就出现耳鸣。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攻,肝窍受到熏灼,故而多眼屎。肝失疏泄,津液不得输布,再加上火热凝练,于是成为痰浊。患者早晨起来,就咳吐黏痰。

舌红,苔白,脉象弦滑而数,这些都是体内为肝胆之火袭扰的表现。

这时候怎么办?

清肝胆火。

肝火净了,耳朵才会静。

柴胡、夏枯草和黄芩疏肝清热,生石决明和牡蛎平肝潜阳。

丹皮、黄连清心肝之热。

玄参、天花粉清热养阴。连翘、漏芦、白芷,清热通窍。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这个验方验案背后所代表的思路,很值得我们思考。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耳鸣者,存在情绪管理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是遇事容易暴怒,而且是不由自主、无法控制地暴怒。

肝净,耳才静。

我们想保持耳边的一片清净,不为耳鸣所苦,关键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心态。

肝气平稳,心态平和,耳朵才不犯毛病。

因为肝胆经,走我们的耳朵啊。

耳朵,不但在听外界的声音,也随时在听我们体内的声音,对我们身体内环境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

对于肝火旺的耳鸣患者,中医往往考虑龙胆泻肝丸加减。

上面刘渡舟老前辈的验方,隐约中有小柴胡汤的影子,只不过加减较多,也不失为很好的用药方案。

本文仅做信息分享,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辩证论证后用药。

分享微门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