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到底有没有作用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78.html

今天说点与生活有关,但股票无关的内容,看到很多关于中医和西医的帖子,基本上都是水火不容,支持中医的说西医滥用药物,支持西医的说中医是骗子。

其实,我认为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各自的支持者并不该排斥,比如有些地方西医确实有先进之处,有些地方中医也有它的独到之处,两者各自用各自的优势,中西医优势互补结合治疗,这样可能会是最好的结果。

比如,西医在对急性病症见效快,中医则对慢性病治疗效果好;西医利用电子仪器的运用,对检测诊断更直观明确,中医辨证论治对同一种病但不同人的体质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用药,在有些时候确实起到了独到的作用。

中医有的部分确实非常精妙,比如,中医把症状分为八纲病症:表、里、热、寒、阴、阳、虚、实,而这八纲又相互可以组成不同的症状,比如又分为阴虚、阳虚等等,有时候还有虚实夹杂,所以中医辨证就很复杂。

中医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辨证传统方法主要靠:望(观察患者身体症状和气色)、闻(听患者声息和嗅气味)、问(询问患者病情)、切(触摸患者脉搏)。而无论是望闻问切哪一种的诊断,都无法明确的数据定量分析,所以这就需要中医从业者有很丰富的经验,而经验丰富往往年纪也很大了,五感退化也会导致望闻问切产生失误,这也是中医的难处。现代中医多会借助西医常用的电子检测仪器帮助诊断,当然我不认为检测仪器就一定属于西医专有,中医也应该多用先进的手段,提高为人们疾病服务的水平。

中医的辨证论治真的是很了不起的精髓,当然中医里也有一些无稽之谈,比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里对药性论述中的部分。

对于中医,我也是门外汉,并不懂多少,只是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偶尔翻翻看,有时候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认为中医并不是骗子,当然确实有很多骗子冒充中医。我认为中医对很多病是有效的,当然也不是传说吹嘘的什么病都能治好。

有人摒弃中医,认为所有中医都是骗子,我觉得这是田父弃玉(田父得玉),我自己病例就是很好的例子,以前腰痛就是吃中药治好的,当然最深刻的还是从小就患有的老胃病,记得小学时期就患上了慢性胃病,饿了要痛,吃太饱也要痛,空腹吃了生冷还是要痛,这个病在我家并不是我一个人,我妈几十年一直就有这病。

我生的体质随我妈,人很消瘦,胃口也差,吃一点燥热的东西就容易上火。记不清是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发现自己有慢性胃病的了,那时候怕饿了胃痛,经常带一些花生、胡豆、豌豆之类的装在兜里,饿了就吃一点。胃病一直伴随我很多年,时常犯病,西医中医都看过,吃点药好了但是不久后又会发作,直到后来我工作后,腰痛的毛病出现了,西医说我是腰肌劳损,但是我吃了药后不见效果,又去看了中医,中医说我是阴虚阳亢,后来中医起了效果,治好了腰痛。

于是,我对中医有了些兴趣,买了很多中医的书。

我根据自己的症状,对照不同的中医书籍版本,寻找和自己胃病相同的症状。

因为每个人自己最了解自己身体的状况,这非常有利于辨证,最后经过多方核实,诊断自己是属于阴虚型胃病。

根据多本医书的症状对照和辨证治疗方法,最终我确定治疗需要健脾养胃加上滋阴降火。

我又翻开了几本药方药性的医书,想着试试给自己开药,但最后翻来覆去,还是没有给自己开出药方,总觉得第一次有些不放心,后来我想到了去买现成的OTC中成药,这样比较保险,也免去我熬药和喝中药的那种难受。

后来,我根据健脾养胃加上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到药房挨个查到相关中成药,跑了好多药店,就为想多看一些药,希望能找到最对症的,最合适我的药。最后终于找到合适我的健脾养胃药和滋阴降火的中药,为了防止一起吃怕有不良反应,我就一顿吃健脾养胃药,一顿吃滋阴降火,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胃病治好了,后来这个方法用在我妈身上也起到了作用。

我不是中医,但我想说的是中医确实有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本国家十一五重点编制的现代《中医诊断学》。

我不建议大家跟我一样,自己对照医书去买药,这是有很大风险的,最好还是去找好的医生,很多时候我生病还是去找的医生,当然中医西医我都会找他们看病,这里用我经历举例主要想说中医确实还是有效。

好的中医真的难找,中间难免会夹杂着一些没有本事,而又爱吹嘘忽悠骗钱的中医。人生最关键的是选择,方向选择错了,在努力也无济于事,治病最关键是对症,治病不对症,药吃再多也可能适得其反。

延伸阅读

谈怎样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一、处方贵精

处方用药,首贵于精,精者至当不易之谓。我无法具体形容什么叫做精,只能举例说明:我治过不少心脏病人,诸如心肌缺氧,房室传导阻滞,频繁性早搏,心律不齐以及房颤等,临床如表现为心阳不振,血行欠畅而见舌质浅胖,脉微细或结代者,就常用炙甘草汤稍事加减,药后虽有效果,但常易反复或者效果不显著,改用其他方药,亦有同样情况。最后,就径用仲景炙甘草汤原方,一味药不更动,只因古今度量有异,在剂量上稍加斟酌,如甘草、桂枝一般各用二十克左右。有许多心脏病人,曾屡更多医,中西药物备尝,也服过我以炙甘草汤加减之方,均无良效。自改服仲景原方后,有不少病人症状竟得消失或基本缓解,以后仍用原方续服数月,病人主诉:过去几乎每日发病,自服该方后,竟有历数年而安然无恙者,病家方钦我技之精,而我则既惊又惭。我研究仲景之学且数十年,而未识仲景处方“用思之精”竟到如此惊人程度!我过去常思本方,仅辅佐药加减一、二味,而效果判若天壤,说明我对该方的组成,远来研究到家,乃浪负虚名,深感愧疚。

自秦皇士著《伤寒大白》,创江南无正伤寒之说,耳食者遂畏麻桂等方不敢用。事实上,临床所见头痛高热恶寒无汗,骨节酸痛,脉浮紧带数者极多,我径用麻黄汤原方,剂量较重,往往一剂知,二剂已。始知秦氏《大白》之书出,而仲景竟蒙不白之冤。前人称“仲景垂妙于定方”,良非虚语。除张机外,历代名家,各有精妙之方,用之得当,皆效如桴鼓这是因为前贤的某些方剂,其配伍组合,已经过反复实践,千锤百炼筛洗而成,我们取精而用,可提高疗效。

二、立法宜奇

用药如用兵,兵法有堂正之师,有奇谲之法。用药之道,初无二致。我平生体弱而少病,偶染小恙,亦不服药。有一次患感冒咳嗽,连续数日,旋致咳嗽昼夜不停,彻夜不能睡眠。不得已乃自处一方,方用诃子30克,黄芩30克,龙胆草9克,甘草g克,又加乌梅、干姜、细辛三药。服药约二个小时后,自觉泛泛欲吐,旋即呕吐痰涎及食物残渣,隔半小时又大吐一次,自觉精神困疲,未进晚餐,即卧床安息。事出意料,这个昼夜连续不停的咳嗽,竟得一吐而全愈。是夜安睡通宵,嗣后亦无一声咳嗽,精气爽朗,工作如常。这是用酸苦涌泄的吐法而愈外感剧咳的例子。我自用有捷效,后用治他人,亦每收奇功。此法张子和最擅长,今人多弃置不用,殊为可惜。

中医学上有遁可行滞之法,故凡气阻痰壅停饮蕴湿之病,概用通药为主,而重浊厚腻之品,列为禁药。明代张景岳则对治疗痞满、肿胀、痰饮、泄泻等常重用熟地,为世医所呵斥,我年少时亦觉介宾之偏见。以后临床渐多,遇上述病症在应用常法久而无效之后,乃试用景岳方,多以熟地为君,用量至少30克,某些患者,服后竞得痞胀消,泄泻止,痰饮化,胃纳香。病者获愈狂欢,我亦得手而惊喜。此即中医学上所称的圆机活法,然非学问根柢深后兼有胆识者不敢用亦不能用。上述两法,我过去在写论文时,曾经提及,可见奇方非偶致,多自教训由得来。张景岳独擅此奇妙之法。如按一般常规,则临阵先怯,是无法知道此中甘苦的。

三、用药在巧

古哲有言“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临床时循法度以用药,学习较方便,至于用巧,则谈何容易!可是自古高手,往往心灵手巧,治法能独出机而愈顽疴宿疾,如宋杨吉老的用冰代水,朱丹溪的酒制剂,皆在前医处方上稍加更动而疾顿瘳。《浪迹丛谈》载叶桂治邻妇难产几死,仅在前医催生方中加梧桐叶一片,产立下。后有他医效之者,天士笑曰:“吾前此用梧桐叶,以是日立秋故耳,过此何益!”。天士此法,我初不置信,及今思之,似或符合时间生物学的巧思。他如孙思邈处方具有“反、激、逆、从”的巧妙配伍方法。许胤宗的治病风不语,陆严治产妇血晕,皆以药物煎汤薰蒸而起沉疴。清徐灵胎用巧法有鬼斧神功之妙。张子和用汗吐下三法巧治众多疾病,他治一日饮水数升的消渴患者,竟用生姜自然汁饮服而其病得以缓解。他所著的《儒门事亲》中载述的巧法不胜枚举。子和还擅用改变情志法治愈了不少难治的疾病,其构思之巧。在古代名医中最为杰出。目前,医学心理学和行为医学,已为西方医学所重视,子和是此道的先驱者。

四、关键在博

过去程门雪先生在日,尝与我煮茶论医,均认为高明的医生,贵在审证明而用药准。然而,人体多奥秘,肺腑不能言,正如张机所说:“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故虽名家处方,未必药皆中病,叶香岩临殁前夕,对子孙乃有“医可为而不可为”的告诫。所以,品评医生水平的高低,还得看他对每一种病所掌握的治疗方法是多还是少。程公与我,咸有同感。孙思邈所称“医之所患患方少”者,其意正复相同。

试以治眩晕为例来说,近人多囿于“阳化内风”及“无痰不眩”之论,故平肝潜阳或化痰降逆如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大定风珠、半夏天麻白术汤、黄连温胆汤等视为枕中鸿宝。其实,治眩方法很多,阳亢可致眩,肝阳不升或下焦虚冷,亦可致眩。

升肝阳莫如大芎辛汤,温脾肾则术附汤、真武汤皆存捷效。

肾虚致眩,除左、右归之外,无比山药丸更佳。

阳虚而风寒入脑者,古方三五七散有卓效,汉防己散治风痰攻注之眩。

上热下冷者用增损黑锡丹,

上盛下虚者用沉香磁石丸。

郁金、滑石、川芎同用,能达木郁之眩。

柴胡实治眩良药,今人为“劫肝阴”说而废。

他如羚羊附子法、补中益气、当归补血、人参养营等汤,以及攻下、清火、温中、涌吐等法,皆治眩所不废,

而目前临床应用者甚少,将何以提高疗效!故博览群书与博采众方,实为当务之急。非博采则不能取精去粗,故“博”为深入研究中医学所必需。

上述的精、奇、攻、博四字,是密切联系的。处方之精、源于博采,奇不离正,巧生于熟,亦皆以博为基础。我的经验教训是:要学好中医,必须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精读诸家医书,又要具备敢于实践的精神,只要勤苦钻研,锲而不舍,相信临床疗效必可提高,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

I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网络。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