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下一个农业灾难中药材的大规模种植 [复制链接]

1#
QQ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14.html

年的时候我就开始研究刺龙芽、龙胆草和其它中药材的种植。当时,辽宁省内有多家刺龙芽人工种植基地,只有包括我在内的两家基地种植成功了,现在的经验多了规模也大了。

中国中药材的储备一直是短缺的,这些年药材价格也一直很乐观,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远好于种粮食,各地也纷纷出现了许多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这种现象如今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有些乡镇药材的种植面积超过了大豆。

虽然现在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了,但经过我近段时间的考察,也越来越担忧。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看似效益颇丰的药材种植是否真的能收益颇丰?

从前农户种植中药的面积都是比较小的,几亩药材,全家人管理,种植的药材品种也都是比较传统的药材品种,多数都是道地药材。药材多是多年成药的,所以一般种药材的人家都有至少十年以上的药材种植历史。而现在呢?

我在走访许多中药材种植面积都比较大的乡镇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变化,几亩几亩的药材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亩几百亩的药材基地。因为规模大的药材基地政府会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这样一些有钱人看到了商机,大面积的种植药材。

通过和许多药材种植户闲聊我了解到很多药材种植大户基本不懂药材习性,甚至对种植药材一窍不通,只知道人家挣钱了就种,大多是什么药材价格高种什么,能种多少种多少,我自己将这些人概括为“有钱任性”。中药材品种繁杂,受利益驱使,发展道地药材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之前又有转基因药材的问题被提出,中药材种植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眼下,有钱任性的中药材规模化种植真的能收到可观的经济收入吗?我个人觉得未必,我这样说的理由大家姑且听之。

其实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这里面的区别,农民小规模种植药材,自己家有地,所以自然没有地租,自己家管理应该也没有人工费的支出。而因为药材的种植热度高租地种药材的地租也已经升到-元/亩。从精细化种植到精细化管理这其中的费用也不少。也许很多人要说了,管理费用是规模越大越省钱,特别是农药化肥一撒,草、虫全都没有,平均下来也用不了多少钱。这点我们姑且先说到这,后面我还会详细来说这个问题。

(喷洒大量除草剂的药材基地)

中药材种植投资最大的是种苗,早几年种药材的大多已经赚得盆满锅满了,而他们手里的药材并没有卖商品而是都卖种苗了。

拿黄精为例,现在黄精热门,黄精栽子15元左右一斤,一亩地要到斤,每亩栽子投入就要0到元,按黄精亩产0斤,每亩地栽子就可以卖到六万元,效益颇丰。黄精至少四年才成材,以现在的种植量,当这波种黄精的朋友可以卖商品的时候,黄精又会是什么价格呢?

精细化种植的中药材,品质是否真的也是精品?

(左侧还没施化肥激素,右侧已施化肥和激素)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药材产量,药材种植的密集程度可谓空前。以龙胆草为例,每平方米苗床上有上千棵龙胆草。

(一平米一千多棵龙胆草)

如此的密集种植,大量的病虫害也就出现了。发生了病虫害就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抗病杀菌剂,而且每下一场雨就要喷一次药。

为了使药材不徒长,营养药、抗生素、矮壮素等激素也开始使用。因为有需求农资市场的农药化肥种类也丰富了,什么抗病抗菌、抗虫杀虫、促矮化、促生根、促分叉等品类繁多的农药琳琅满目。因为不确定那种农药更有效,一次三五种药兑在一起喷已经成为常态,甚至为了追求疗效加大用量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农户竟然一壶水兑了半斤草铵磷农药。

密集种植,土壤肥力跟不上,就大量的使用化肥,底肥二胺,复合肥能用多少就用多少,用一次不够就再多次追肥,为了保证药材的产量,土壤深受其害,开始板结生病,没有活力。

(用除草剂的白鲜皮种植基地)

病虫解决了,除草可是个大工程,人工除草的费用太大,除草剂就成了首选。一片亩的龙胆草,地里的苗儿还没有出来呢,就已经喷了三次农药了,草甘磷,百草枯,什么药好使就用什么药,什么药厉害就用什么药。

现在还有了新发明,苗出来了,不能打药了,草长大了就用滚刷沾农药,在苗床上滚,给几百亩地滚一遍。滚地的除草方法还算是好一点啊,白藓皮用精禾草克等几种混合药剂喷一遍,过几天再喷一遍,都是加大药量的用,苗床干净了,杂草没有了,由于药害小苗也枯了,有的小苗经过九死一生蔫蔫地活着。

地上的问题解决了,但药材可是要用根的,地下害虫更不能忽略,为了解决地下害虫更是什么杀虫剂好使用什么。甲拌磷,地虫灵等在做床的时候就都施进去,这里面不乏有些是剧毒禁止的农药。

如此“精细化”种植的中药材,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药材中的农残是否超标不知道?这样的药材入药后能不能治病不清楚?这药材的品质是否是精品我不敢问也不敢说。

成品药材的销售还会不会有如今这样好的行情?

国家对中药材的管控越来越严格,药厂对中药材的收购也会越来越严格,在中药材越来越多的“明天”,也许价格还不会是困扰药材种植者的主要问题,而不合规中药材的销售才是最大的烦恼,如果没有人为这些药材买单,这些药材可能就会成为“药柴”。

以上是我看到药材种植现状的所思所想,我担心药材的大规模种植,再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将会成为继食品安全问题之后的又一农业灾难。

关于种药材,以下是我个人观点,有不同想法欢迎共同讨论

真正的药材种植应该是仿生规模化栽培

辽细辛本来六年成大货的,现在生长到四年就会死很多,即使是使用大量的农药也难以控制。为什么野生山林里的细辛没有病呢?这实质上是生理病害,就是高密度栽培,再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土壤里没有微生物,使土壤板结,土壤是病态的,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中药材细辛的病害)

想种好药材不能只要产量,重要的是质量,药材好,药才好。没有好质量的药材是达不到药效的,一平方米生长的10棵龙胆草和一平米生长上千棵龙胆草药效可能一样吗?

我认为种植药材要仿野生栽培,也不排除规模化种植。根据药材的生态习性选择土地,种当地的道地药材;喜阳的药材种在山南的土地上,喜阴的药材种在山北的土地上;用山泥土制作堆肥或发酵微生物肥替代化肥;药材大规模套种,间段种植具有驱虫作用的药材;用松针、落叶、稻草等覆盖土壤表面来减少杂草。

这样可能要费很多人工,但是防治病虫害的费用省了,土壤肥力强,买肥料的钱也能节省不少,而药材的品质高了,销售的价格自然会高。关键药材都是要几年才成商品,这样种植,费一遍事能管两三年,也并非一定会减少收益。

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将土地折磨病了,把健康糟蹋没了。我们应该警醒了,化肥,农药,无处不在,已经没有安全的农产品了,安全的农产品只有大山里,农人自己家园子才有,可是现在农人又有多少?可能我们的父母是农人,我们现在是农人,我们的孩子又有多少会是农人呢?

点击以下目录查看往期文章:

酵素堆肥--酵素、酵素肥的农业应用

自然农耕、发酵与酿造学习论坛

做酵素堆肥嫌麻烦,教你一招做酵素液态肥,用着省力还长效

环保酵素

失踪大半年做了些什么?

一个精神病的固执农人

有故事的大米连续6年无农药无化肥酵素种植

清原泉系列产品介绍

清原泉酿造坊开坛:元送斤窖藏3年原浆酒

共享窖藏酵素与原浆酒定制

刺五加果原浆酵素--源于流传千年的药膳应用

毛樱桃酵素:用乡村里最常见的野果酿成,却有不平凡能量

蒲公英酵素永不停歇的爱

聊一聊酵素养水的事

欢迎加入清原泉农耕酿造体验群,分享自然农品及农耕经验与成果!每周都有特惠活动及自然好物大放送!

客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