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西南修植物诺亚方舟 [复制链接]

1#

买麻藤的种子。种质资源库供图

一粒种子,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一朵花。种子发育成植物,而植物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础。从一粒米,到一桌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种子发生联系。但是这个生态基础却在崩坏,尤其对于珍稀濒危植物而言。

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远高于世界10%的水平。近50年来约有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每年灭绝4种。除了迁地保护、建立保护区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够留住这些濒危植物?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在着手打造一个中国野生植物的“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随着腾讯99公益日QQ浏览器“千年种子计划”推出,西南种质库这座“诺亚方舟”也渐渐为更多人所知。截止年,这里已经收集了我国三分之一的野生植物种子,而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濒危物种最后的希望。

9年,因为当地要修水库,仅剩3棵的广西青梅(VaticaguangxiensisX.L.Mo)要被淹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派张挺前去采集种子,并将3棵树迁地保护,这处极小种群才得以保幸存。

在种质资源库的采集员在野外合影,最右为张挺。种质资源库供图

张挺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第一位种子采集员。在从事这份苦差事之前,张挺本科毕业时曾卖了一年房子,“如果坚持到现在估计早就发财了吧”,张挺笑着说,不过喜爱植物的他还是选择接着攻读植物学。

在野外怎样采集到一份合格的种子呢?一个种子采集员不仅要收集种子,还要记录当地的森林环境与GPS信息。对于一些浆果,要提前处理,在野外晒干,否则种子就会腐烂、霉变。可以说每一粒种子就凝结着采集人的汗水与风险。

种子采集员张挺在贡山迪马洛至孔雀山垭口途中。种质资源库供图

如荨麻科植物火麻树(Dendrocnideurentissima)浑身长满毒针,曾给张挺带来难以忘却的经历。

“我当时一只手带着手套已防被火麻树的毒刺蛰到,当剪下来的枝条落下来时,下意识用另一只手去接,结果被扎了三针,一股剧痛迅速从手臂传到心脏,逐渐地也感觉呼吸变困难,就像被蛇咬了一样“,张挺笑着说,“后来查植物志记载,该植物的刺毛甚至可以将幼畜和小孩致死”。整整一个晚上张挺也没睡着,用肥皂洗不管用,火麻树的叶子捣烂碎涂抹也没效果,尿液都用上了,也不见好转,直到几天后才慢慢恢复。

种子采集员郭永杰在流石滩是哪个采集种子。种质资源库供图

当然,深入森林也会发现别人难以一见的美景。郭永杰是种质资源库的另外一名采集员。他近来来负责海岛上的种子采集,从西沙群岛的珊瑚礁到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岛,郭永杰目睹了中国东南最美的海景线,当然也被晒得很惨。郭永杰热爱野外采集工作,擅长爬树,最难忘的一次采集工作是在独龙江峡谷采集种子时,一块巨石躺在河底,郭永杰顺着一棵树爬上去,石头上长满附生的兰花、杜鹃,像走进了一处遗失的秘境。

种子的清理工作十分繁琐,要先去除虫蛀与坏掉的种子。钱烨摄影

种子采集回来后,并不能直接入库。种子清理员何华杰说一粒种子从采集到送入恒温、恒湿的地下冷库保存要经历10多个环节,80个步骤。

首先种子被采集回来后,要进行初步干燥,挑选出饱满、没有蛀虫的种子。一个优秀的种子清理员可以凭经验熟练地挑出种子中混杂的枝叶、果皮甚至是果序。

有些种子则不好对付,如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的果实一端长着长且带毛的芒,另一端则像针一样,清理时一不小心就会扎入手指。而圆基火麻树(Dendrocnidebasirotunda)的种子会散发出刺激性气味,让当场的人不停地打喷嚏。

给抽样种子照射X光,判断出哪些种子里面有虫蛀。钱烨摄影

挑拣出来的种子还要经过X光透射,观看是否有蛀虫,以把握种子的整体质量。贮存这些种子的冷库位于地下5米,是一个占地平方米,分为5间,常年维持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藏室,这里可以抵抗8级地震,是名副其实的“末日种子库”。冷藏室外是普通干燥间,室内常年维持在双十五(15℃,相对湿度15)的环境。

位于地下5米的冷藏室是保存种子最重要的地方,何华杰穿着棉衣在这里搬运种子。钱烨摄影

何华杰经常在这里工作。每次进入冷库前,他都要换上特备的羽绒服,每次驻足半小时就得出来。呆在普通干燥间2小时就要上去喝杯茶补充水分,何华杰的鼻腔经常出血,是空气干燥所致。

就是这个占地平方米的地下冷库,截止年12月已保存了份,种植物的种子,占到中国种子植物总数量的33.6%。也就是说,这个占地只有平方米的地下库保存着中国万平方公里上三分之一的野生植物种子。这其中有数千种重要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种子,近百种珍稀、濒危植物种子。

位于地下5米的冷藏室是保存种子最重要的地方,这里贮存了中国三分之的野生植物的种子。钱烨摄影

大部分的种子经过初步干燥、萌发实验、再次干燥、称重、分装,就能装瓶入库了。如玉米,可以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中休眠多年。但另有一些种子是极难伺候的“小主”,用矫情形容也不过分。

用行业上的话说,叫顽拗型种子。例如板栗这类壳斗科植物的种子,一旦失水就失去了活性。而普通保存方法下的种子一般含水量要控制在3%-7%。另外一些种子,在冷库休眠后,需要特定的因素才能萌发,这都给种子保存人员出了大难题。

杨娟在做萌发实验。钱烨摄影

杨娟是做萌发实验的,她发现这类顽拗型种子还不在少数。如报春花科、茄科、十字花科及龙胆科等植物种子需要添加一些激素或才能萌发。豆科、锦葵科等植物种子需要通过切破种皮来唤醒“沉睡中”的种子。

还有一些种子的萌发因素十分特别。如喜盐鸢尾(Irishalophila),是长在盐碱地上的一种植物,它的种子需要一些盐分才能萌发。而一些松树的种子可以挂在树端数年,待森林遇火后就突然炸开,在焚烧后的土地上萌发长大。

萌发的种子。钱烨摄影

“我们保存种子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让这个种子再被“唤醒”,如果种子失去了活力,还有什么保存意义呢?”杨娟说。所以每隔5到10年,种质库都要对冷藏库的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模拟野外的环境,如果一些种子的活性降低了,就要被更新清换掉。而对于不能用普通方法贮存的种子,种质资源库就用离体保存的方法保存。

离体库实验室主要保存兰花、蕨类等难以用普通干燥冷藏的方式保存的种子。钱烨摄影

何俊是离体保存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他的离体保存库内存放最久的几瓶兰花已经超过30年。何俊的离体库实验室摆满了各种瓶瓶罐罐,每一个小瓶内都是一种珍稀兰花的个体。这些个体摆放在恒温的“仓库”中,接受着LED灯的照射,像一个个精致的小盆栽,有些瓶内的兰花还开了花,在狭隘的瓶内也要一展芳容。

种子清理好后就放入瓶内密封贮存。钱烨摄影

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的守护,许多濒危植物才得以种子的形式保存下来。如巧家五针松(PinussquamataX.W.Li)、广西青梅(VaticaguangxiensisX.L.Mo)、竹生羊奶子(ElaeagnusbambusetorumHand.-Mazz.)等等。一些看似荒芜的地方也有重要发现,从年始,种子采集员亚吉东在新疆采回多种特有分布植物,其中包括新疆野苹果(Malussieversii)、野杏(Armeniacavulgarisvar.ansu)、欧洲李(Prunusdomestica)等。伊犁河谷很有可能是今天我们食用的苹果、杏、李子等水果的起源地。

据计算,一粒玉米在种质资源库可以保存年,而常温条件下只能保存1.68年。一粒小麦可以保存年,常温只有保存1.17年。一粒苹果的种子可以保存年,而常温下只有1.52年。种子的生命大大延长了,即使经历冰灾、地震、台风等等末日灾难,我们依然可以依靠他们手里保存的种子重造这个世界。

坐落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了中国三分之一的野生植物种子,被称为中国的诺亚方舟。钱烨摄影

Tips

QQ浏览器将携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阿拉善SEE诺亚方舟、世园会植物馆一同启动“植得守护——千年种子计划”。为唤起公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