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术男就是硬气有钱难买我愿意 [复制链接]

1#

我很穷,不是因为我不能挣钱。

我的技术杠杠的,挣钱分分钟的事儿。

但有些钱,我不高兴挣!

这叫有钱难买我愿意!

硬气吧!这样的硬气你有没有!

我感觉我没有。虽然我热爱我的工作,可当我累了烦了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为五斗米折腰”的屈辱感。

你呢?你会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呀?

我觉着真正能做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都是真的硬气的人,比如连中学生都知道的陶渊明。

再给你讲一个人的故事吧,这个人身怀绝技,经他手做出的东西都可贵可贵啦。但是他却过着赤贫的生活,就是因为他的硬气,他的有钱难买我乐意!

这个人的名字叫濮仲谦,是个生活在南京的明朝人。

濮仲谦是个手艺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技术男。他的具体工作是做竹雕。

濮仲谦的技术超级棒,应该算竹雕界的翘楚。

张岱说他,对,就是张岱,这个人的故事被张岱写在了他的《陶庵梦忆》里,名字就叫《濮仲谦雕刻》。

张岱说到濮仲谦的技术“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就是巧夺天工。中国人夸人巧,最好的词就是他了。比如中国玉雕界就有个“天工奖”,能获得这个奖的也都是业界精英了。

濮仲谦就当起竹雕界的“业界精英”四个字。

他做的东西,材料很普通,就是南方大片大片的竹子,器物也是家常用品,笤帚,锅刷子,炕刷子。可是,小而普通的竹子,经他妙手雕琢,数刀勾勒,价钱就按两来计算了。

原本是日用品,因为是“大师手作”,就妥妥地变成了奢侈品了!

有意思的时候,濮仲谦自己最喜欢做的东西是用竹根,竹节,因势造型,不用刀,更不用斧头,只用手,略微刮一刮,磨一磨,这东西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读到这里,我笑了。

我想濮仲谦的手指甲一定是长且硬的,可以当刀子用的那么硬。濮仲谦的手一定是粗糙的,可以当砂纸用的那么粗糙。

读到这里,我笑不出来了。

这样的一双手啊,一定承载了岁月的沧桑和劳作的艰辛,一定是被无数次刀割竹刺后变成这样的!

这样的一双手才是真正工匠的手,大师的手啊!手上的每一道伤疤,每一条纹路都是职业成长的忠实记录!

张岱说即使当时普通匠人制作的器物,倘若能让濮仲谦在上面刻一个字,这个器物的价钱就可以一路飞升了。

这样的一个人,这样好的技术,要是想挣钱,还会有什么问题吗?

然而,濮仲谦的日子却过得穷困潦倒。不仅穷困,自己还挺乐呵。“赤贫自如”,这就很不容易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呀?

赤贫:“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就是心里不乐意,虽然强势威逼,利益诱惑,濮仲谦也一定不干。

自如:还是源于他的自信吧。这活儿我没问题,可是不想干绝不委屈自己!

附上原文,给和我一样喜欢张岱的你。

《濮仲谦雕刻》

张岱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