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选粹丨中 [复制链接]

1#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4618895.html

说到泡茶用壶,行家无不首推宜兴紫砂壶,早在明代晚期,宜兴紫砂泥被世人开始用来制作茶壶之后,迅速获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美誉。紫砂壶备受茶客青睐的原因,一般认为有以下七个优点﹕1.泡茶时「香不涣散」、「色香味皆蕴」﹔2.壶经久用,泡茶效果越好﹔3.茶叶不易霉馊变质﹔4.耐热性强,冬天沸水注入,无冷榨之虞﹔5.传热缓慢,使用时不烫手﹔6.使用越久,越发光润美观﹔7.紫砂泥色多变,工艺性高,耐人寻味。

Lot

清早期春水堂制朱砂具轮珠壶

壶作具轮珠式,也似变体龙旦式。器身饱满蕴蓄。相交于壶身的简约,壶盖着墨较多,口盖相合,压盖半鼓,直流蓄劲,曲鋬浑厚,全器圆融一气。此壶用泥略厚实,壶身掺砂,颗粒隐现,质感温润。壶体内壁造工亦一丝不苟,内外皆美。

题识:春水堂(壶底)。

12.7cm.wide.

Lot

清早期邵亨裕制竹钮汲直壶

此壶材质为紫泥掺细砂,胎色泛茄紫。高身直筒,盖面平整,中竖竹节柱钮,弯流憨厚,曲鋬榫接,古朴雅致。此壶口盖吻合,整体比例得当,规整周正,制作工艺精湛。

据《阳羡砂壶图考正传》著录有:“碧山壶馆藏紫砂中壶二聚,式度相同,淡墨色,身形微扁,肩圆,四旁光泽,底平……底有篆书阳文方印日‘邵亨裕制’。不耽阁藏紫砂泥中壶二持,制作工致,与前壶相伯仲,底钤‘邵亨裕制’阳文方印。”

钤印:邵亨裕制(底款)。

11.4cm.wide.

Lot

清早期徐恒茂制铭诗句朱泥玉猪龙錾四方小宫灯壶

壶做宫灯式,面呈四方,犄角寓圆,方足微撇;短颈溜肩沿势下敦,压盖弧起,柱钮方中寓圆且中空;三弯流,曲鋬榫扣壶体,宛若玉猪龙,虽器小确浑圆大气。

题识:窗前夜雨残灯在。恒茂制(壶身)。

10.5cm.wide.

Lot

清早期惠逸公制林老先生清玩甲辰款朱泥思亭壶

壶作思亭式,同似君德型,皆为清早期特点。此壶掺砂较为明显,胎身扎实稳重。此件思亭掺砂较为明显,胎身扎实稳重。身筒为思亭典型的匏瓜式,流嘴上引微呈三弯,鋬环似耳状,嵌盖中竖覃菇钮,下腹圆鼓,卧足呈内圈,口径甚小,为典型清早期成型手法与风格。

钤印:逸公(底款)。

题识:恭为林老先生清玩。甲辰制(壶底)。

10.6cm.wide.

Lot

清早期朱砂广口文旦壶

此壶式为“文旦”别种,广口阔底,截盖自盖沿至壶体,圆弧曲线过渡自然,壶身重心放低,敦厚圆融。漏斗嘴,覃菇钮,耳形鋬,造工讲究,气韵混成。每见朱泥大壶多掺以塑料支撑,龙胆、文旦壶式尤其如此,乃因朱泥泥性不利单独成大器,需掺砂料手法来增加坯体强度。此壶以朱砂为胎,器表砂粒感更为立体。

12.6cm.wide.

Lot

清早期允公诗句款朱泥扁君德壶

此器胎质似栗子,砂砾均匀,窑火得宜,声韵铿锵。胎质光泽收尽,素面相见,犹如胭脂未饰的村妇。然一经茶汤滋养,不数日,立现精神奕奕,此乃养壶之妙也。

题识:山水主人。允公(壶底)。

13.4cm.wide.

Lot

清早期彭宁诗句款紫泥扁灯壶

此壶用料上乘,胎色饱满,壶盖气孔圆正,钮如豆灯,壶流若腰肢,壶把似圆月;通器官之,令人油然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隽丽动魄之景色;沿扁灯形壶身下探,可见壶底平整起圈足。众多工夫茶壶中“彭宁”与盖内的“浮”字的出现,实属罕见。

钤印:浮(盖款)。

题识:春水诗泗泽,夏云多奇峰。彭宁(壶底)。

17.4cm.wide.

Lot

清早期文远制惠孟臣诗句款朱泥瓮式壶

壶做瓮形,上下收敛,中腹微鼓,饱满红润,形体端正。二弯流,壶把昂扬,压盖平面,口盖密合,中竖宝珠钮,昂然奕奕,无不佳妙。

钤印:惠、孟臣、香(底款);文远(盖款)。

题识:山云水月,可以自怡(壶底)。

10.9cm.wide.

Lot

清早期荆溪阳羡款朱泥君德壶

朱泥作胎,掺砂颗粒,骨胎均匀,观若梨皮。此壶俗曰“君德”式,敦腹敛口,盖面鼓起,口盖相合,覃菇钮竖立,气孔向上,流嘴呈二弯,蓄势挺拔。壶底卧足呈内圈。整器做工精致,是实用性与观赏性兼得的佳作。

钤印:荆溪阳羡(底款),玉(把款)。

11cm.wide.

Lot

清早期刘汉公制朱砂君德壶

朱泥作胎,掺砂颗粒,骨胎均匀,观若梨皮。此壶俗曰“君德”式,敦腹敛口,盖面鼓起,口盖相合,覃菇钮竖立,气孔向上,流嘴呈二弯,蓄势挺拔。

钤印:刘汉公制(底款)。

12.7cm.wid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