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种业创新与绿色发展成果发布会上获悉,该院多年来聚焦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开展种业创新和耕地土壤可持续能力提升技术研究,以育种技术和生产技术创新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在促进云南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方面取得实效。
省农科院重视种质资源保护,现入库(圃)保存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花卉、果树、蔬菜、药用植物等作物资源份。通过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发掘创制,农作物自育品种在云南的占比不断增加,资源基础性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培育推广了一大批突破性新品种。
“十三五”以来,省农科院累计育成各类作物新品种个。其中,粮作所育成的“云瑞”系列玉米新品种推广累计超过多万亩;生物所完成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创制”攻克了野生稻发掘利用的一系列技术难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粮作所牵头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云光”“云粳29”“云粳35”系列水稻品种技术年推广面积万亩,占云南省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一;粮作所育成的“云麦”系列品种占全省小麦面积的60%,“云麦53”成为云南单一品种、单年度种植面积突破万亩的粮食品种;茶叶所育成的“云海白毫”“佛香茶”等高香优质茶树良种29个,年推广应用万亩以上,占云南省无性系良种面积90%以上;花卉所构建了观赏园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观赏园艺植物新品种个,自主新品种占我国主产区云南主栽鲜切花品种的30%,打破了国外品种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甘蔗所育成的“云蔗”系列品种占全省万亩蔗区的75%,“云蔗08-”成为全国最甜的甘蔗新品种;经作所选育的油菜品种在云南省年应用面积超过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经作所在全国率先选育出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大麻品种,占全省工业大麻品种的%,助推云南省成为全球优质原料CBD主要生产地;园艺所开展白菜、甘蓝、芥菜等大量外销蔬菜品种选育,育成新品种22个,年均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研发的红梨新品种及配套技术在云南主产区实现全覆盖;热经所育成的柠檬新品种“云柠1号”“费米耐劳”及配套技术在德宏州柠檬产区应用覆盖率超过90%;药植所利用云南特色药用植物资源育成了近个品种(系),成功驯化栽培了天麻、灯盏花、铁皮石斛、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红豆杉等20余个药用植物品种。这些种业创新成果,有力助推了云南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耕地持续利用,促进绿色发展技术研究方面,省农科院环资所重点开展耕地保育与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创新,完成西南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为云南省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及化肥零增长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建设“国家土壤质量昆明观测实验站”,初步构建云南坡耕地农田水土流失与土壤障碍阻控、资源循环养分高效利用和隐形灾害防控的农业产能综合提升技术体系。热区所完成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与建设模式及产业化示范”,经过20多年的可持续定位研究,建设生态修复模式、完善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形成主栽物种的种植技术规范;园艺所形成的山地果园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发体系,为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果园土壤有机化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质标所大规模和全覆盖开展云南耕地土壤及种植水稻重金属污染监测,构建的云南耕地重金属风险评估及作物重金属控制技术为云南乃至全国类似区域耕地安全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记者陈云芬)
(责编:木胜玉、祝鸿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