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科口诀心法中医妇科学总结的笔记 [复制链接]

1#
妇科口诀心法

月经病,多违期,量色质,变常序。

致病因,主次理:寒热湿,外邪欺;

忧思怒,内伤里,房室累,劳倦疲。

经早至;多属热;渐迟至,多寒邪;

错杂至,肝郁结。

实量多,虚淡色,热紫红,寒纯黑;

瘀为患,血块泻。

经期异常经先期,热与虚。补中汤,气虚与。

阳盛热,清经散;肝郁热,黑逍遥;

阴虚热,两地汤。经后期,寒虚滞。

温经汤,实寒休;暖宫丸,虚寒求;

补元煎,血虚救;乌药汤,气滞疏。

经愆期,气血伤。

逍遥散

,肝郁畅,固阴煎,肾虚商。

期延长,瘀虚热。

桃四物,合失笑,祛血瘀,能活血;

两地汤,二至丸,养阴液,退虚热。

经量异常

经量多,虚与热。

气虚者,淡清测;举元煎,升固摄。

血热者,红紫色;保阴煎,清凉折。

若血瘀

,紫黑色;失笑散,化活血。

经量少,虚与痰。

滋血汤,血虚予。

桃四物,血瘀逐。

归肾丸,肾虚补;苍导痰,湿痰除。

经行异症

经行衄,称逆经;气血逆,热为病。

肝郁火,胁胀疼;引经汤,血下行。

肺阴虚,潮热咳;滋肺肾,顺经汤。

经行泻,脾肾虚,治求本,调经辅。

谷不化,参苓术。

五更作,宜温补;四神丸,合健固。

间期血,精元充,阳内动,血妄动;

肾阴虚,滋阴血,二至丸,两地合;

湿热蕴,清湿热,清肝淋,加减成;

瘀血留,化淤血,逐瘀汤,止血良。

痛经

经行痛,称痛经;腹与身,两处分;

经前发,为实证;经后作,虚证明。

气血滞,胸胁胀;宜运行,膈逐汤。

阴虚寒,热痛减,便清长,温经商。

寒湿凝,冷痛凉;经色暗,腹逐汤。

湿热注,腹灼痛,连腰骶,清调尝。

气血虚,疠痛长;调补养,圣愈良。

肝肾亏,腰狻胀,脉沉细,凋肝场。

经闭

经闭症,分虚实;虚血枯,实邪隔;

妊亦闭,细辩之。

肝肾亏,腰腿酸;归肾丸,细调养。

气血虚,面色苍;养荣汤,甚堪尝。

虚血燥,五烦潮;一阴煎,养阴调。

气血瘀,胁腹胀;府逐瘀,气滞商。

痰湿阻,胁满闷;导痰丸,合佛手。

崩漏

崩漏病,本一症;淋沥漏,注下崩;

热虚瘀,冲任损;急治标,缓图本;

漏养血,崩固升。

血热者,分虚实;滋虚热,保阴煎;

清实热,用固经。

肾虚者,分阴阳;左右归,快煎尝。

脾虚漏,益气摄;宜固本,止崩汤。

血瘀者,小腹痛;四物予,失笑散。

绝经前后诸症

经断期,诸症异;易烦怒,昏眩悸;

手心热,腰痛戚。

因肾虚,辨阴阳,左右归,亦煎尝。

带下病带下病,任带损;湿为患,内外分;

因外感,或内生;脾失运,肾失固。

脾虚者,白带淋;完带汤,健且升。

肾阳虚

,带清冷;内补丸,下元温。

肾阴虚,带赤白;柏地黄,虚火滋。

湿热侵,带浊浑;止带方,湿热清。

有热毒,带腐臭;味毒饮,毒热解。

妊娠病

恶阻

恶阻发,孕之初;头眩晕,食即吐;

胃气逆,冲脉究。

若胃虚,脘闷胀,倦思睡,六君良。

因肝热,酸水长,胸胁满,苏连汤;

痰滞者,心悸漾,呕痰涎,夏苓汤。

胎动不安、胎漏、滑胎

胎不安,漏下频,小腹坠,腰俊甚;

调气血,固冲任。

若肾虚,尿频遗,寿胎丸,强腰膝;

固冲丸,滑胎宜。

若气虚,神委糜,血色淡,举元益。

固益汤,漏下止;磐石散

,坠胎安。

因血热,色红鲜,烦且渴,保阴煎;

止胞漏,阿胶加。

若血虚,黄肿颐;苎麻汤,坠下已。

因外伤,跌仆闪,胎气损,圣愈痊。

素徽痼,瘀胞阻;摄养失,桂茯丸。

子肿子肿病,气水辨,察肤色,视凹陷,

温脾肾行气先。

脾虚者,大便溏,白术散

,健脾阳。

肾虚者,腰酸恙,下肢冷,真武汤。

气滞者,胸闷胀,天仙藤,为散尝。

子淋

于淋病,小便频,点滴下,疼痛甚;

气不化,水不行,勿大利,宜清润。

阴虚者,两颧红,烦不寐,知柏祟。

实热者,尿热痛,口渴苦,导赤宗。

湿热注,尿黄赤,渴不饮,加五淋。

难产难产者,有多样;生理异,手术良;

胎不正,早查防;气血乖,调和量。

虚弱者,微痛胀,面苍白,难产方。

若瘀滞,剧痛样,催生饮,行则昌。

产后病

产后血晕

产后晕,眩晕昏,或呕吐,或口噤;

虚与瘀,两病因;速急救,促清醒;

可针灸,可醋熏。

属血虚,恶寒多,面苍白,冷汗作;

补血加,独参妥。

属血瘀,恶露少,腹拒按,喘促貌;

夺命散,补兼消。

产后腹、身痛产后痛,称儿枕;

运行滞,疼痛生。

因血虚,朽痛吟,且喜按,耳中鸣;

肠宁汤,建中增。

因血瘀,小腹痛,多拒按,得热松;

生化汤,祛瘀通。

又身痛,寒与虚;风寒痛,独寄生;

血虚痛,芪桂五;肾虚痛,壮肾汤。

恶露不绝恶露淋,责冲任;

热虚瘀,三病因。

气虚者,色淡红,多而稀,益气宗。

血热者,色红鲜,稠且臭,保阴煎。

血瘀者,色紫黯,少腹痛,生化汤。

产后发热

产后热,阴血亏;

阳浮散,腠理脆,邪易侵,虚瘀随;

调气血,和营卫。

因血虚,身热微,眩晕悸,八珍类。

因血瘀,腹痛胀,下血块,生化汤

因外感,头痛强,用四物,加荆防。

染邪毒,寒热战,施解毒,活血汤。

妇科杂病

徽瘕徽瘕病,结块生;妇易患,瘀滞成;

徽坚硬,瘕无形;辨气血,论久新。

气滞者,时聚散,无定处,香棱丸

血瘀者,痛拒按;桂苓先,縻虫丸。

痰湿者,脘痞闷;二陈汤

,开郁良。

不孕不孕症,责肝肾,气血乖,冲任寻。

因肾阳,小便清,腰腿软,毓麟温。

因肾阴,面萎黄,经量少,养精汤。

因肝郁,**胀,经愆期,开郁汤。

因痰湿,形肥胖,白带多,启宫方。

因瘀血,经后期;小腹痛,腹逐汤。

阴痒阴痒者,甚或痛,出黄水,白带凶;

湿热蕴,染病虫;渗湿汤,龙胆从;

肝肾阴,虚为痒;柏地黄;滋止痊。

外熏洗,效更宏;蛇床方,损痒宗。

中医妇科学总结笔记

月经病

月经先期

1.气虚证: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2)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调经-丹栀逍遥散3)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

月经后期1)血寒型:

温经散寒

、活血调经-温经汤2)虚寒型:

温经扶阳

、养血调经-艾附暖宫丸3)血虚型:

补血养营、益气调经-大补元煎4)气滞型:

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月经先后无定期1)肝郁型:疏肝解郁

、和血调经-逍遥散2)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月经过多1)气虚型:补气摄血、固冲止血-举元煎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地榆、槐花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失笑散

月经过少1)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2)肾虚型:补肾养血调经-归肾丸3)血瘀型:活血化瘀调经-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苍附导痰丸

经期延长1)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桃红四物汤+失笑散2)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二至丸

经间期出血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两地汤+二至丸2)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3)血瘀型:化瘀止血-逐瘀止血汤

痛经1)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2)寒凝胞中阴虚内寒证: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寒湿凝滞证:温经除湿、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苍术茯苓3)湿热下注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4)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圣愈汤5)肾气虚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闭经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鸡血藤、首乌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崩漏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沙参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左归丸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理中丸

带下病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腹痛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三、恶露不绝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五、产后身痛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四、产后发热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二、胎漏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三、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四、滑胎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五、子肿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六、子淋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散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七、难产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妇科杂病一、徵瘕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

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开郁二陈汤二、阴痒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三、不孕症1)肾虚:肾阳虚证:温肾助阳、调补冲任-毓麟归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开郁种玉汤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编辑于-03-:12·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自哈氏妇科流派传承人哈虹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注册邀请码:欢迎填写注册,咨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