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肝硬化一号验方 [复制链接]

1#

注:由于各个厂家颗粒有效含量计算方法不同。本处方仅适用于使用天江配方颗粒。非天江中药配方颗粒请勿使用。厂家出于对本协定方的使用保护,还需隐去若干药品名称,带来不便还请谅解,如需要,请联系我们当地的工作人员。

17、处方:肝硬化一号验方

组成:醋鳖甲2袋,牡蛎2袋,泽泻1袋,炒鸡内金1袋,麦芽1袋,大腹皮1袋,麦冬1袋,xxx1袋,xxx1袋,xxx1袋,xxx2袋。

功效:健脾养肝,软坚散结。

适应症:神疲乏力,纳呆,腹胀闷或腹胀大,面色黧黑,形体消瘦,心烦眠差。

接着和大家分享一下急性黄疸型肝炎方剂,希望能帮助大家为患者服务。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以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黄疸及肝功能异常为特征。临术常见畏寒发热、乏力、纳差、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泻,继则尿色加深,巩膜、皮肤相继黄染,肝脏肿大,持续2~6周后黄疸和其他症状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一般病程约为2~4个月。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胆液生于肝,若感受湿热毒邪,蕴结肠胃,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溢,遂发为黄疸。若热偏盛,症见面目肌肤黄色鲜明,色如橘皮,称之为“阳黄”;若其寒湿偏重,症见肌肤色黄而晦暗,称为“阴黄”;若其湿热毒邪炽盛,侵扰营血,内陷心包,出现面目深黄、肌肤瘀斑、吐衄、便血、神昏谵语等证,则称之为“急黄”。中医治疗属阳黄者,治宜清热利湿;属阴黄者,治宜温阳化湿;若是急黄,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救阴,必要时中西医结合予以抢救。

方药31

急肝汤茵陈、丹参各10~30g,白茅根、麦芽、山楂各30g,板蓝根、蒲公英各20~40g,甘草6g,白豆蔻3~12g。胃脘痞满加厚朴、白术、佛手;湿重加薏米、茯苓;热重加栀子、黄柏、龙胆草;瘀血加炮山甲珠、郁金;重用赤芍;阳虚加沙参、石斛、玉竹去白蔻仁;肝脾肿大加鳖甲;黄疸余黄不退加秦艽;呕吐加藿香、竹茹;蛔虫腹痛加乌梅丸;感冒加荆芥、防风。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一个月为1疗程。

疗效治疗例,治愈例,基本愈2例,无效1例,总有效99.3%。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薛乐斌

方药32

①〔热重于湿型〕茵陈、黄芩、连翘、大黄、板蓝根、青皮、焦三仙、丹参、陈皮、车前草。

②〔湿重于热型〕茵陈、茯苓、白豆蔻、藿香、厚朴、泽泻、连翘、板蓝根、六一散。

用法以上各方均日1剂,煎日3次内服。

寒热往来加柴胡;口苦胁痛加柴胡、郁金、赤芍;头晕加夏枯草;腹胀加大腹皮。

疗效治疗例,治愈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99%。

来源天津中医药《创刊号》,13田德荫等

方药33

茵陈、板蓝根各20g,柴胡、茯苓、神曲、山药、甘草各10g,白术7g,大枣2枚。

用法日1剂,煎分2次内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疗效治疗例,治愈84例,显效3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98.4%。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2):75

方药34

秦艽汤秦艽、麦冬各10g,夏枯草、丹参、蒲公英各15g。热重于湿加黄连、大黄、石膏、知母。虚寒加制附片、干姜、党参。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20剂为1疗程。

疗效治疗例,全部均治愈,治愈率%。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许士恒

方药35

解毒汤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土茯苓各20g,茵陈15g,山栀、黄柏、木通各10g,甘草5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15岁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疗效治疗例,治愈率85.3%,总有效99%。

来源中医杂志;(4):14谌宁生等

方药36

柴胡、黄芩、山栀、大黄、茯苓各10g,板蓝根、马鞭草15g,茵陈30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18日为1疗程,连治2个疗程。

疗效治疗例,1疗程治愈87例,2疗程治愈15例,总治愈率%。

来源陕西中医杂志;(5):

方药37

①〔热重型〕茵陈、蒲公英、金钱草、丹参、车前子、茯苓、炒三仙各30g,白术20g,泽泻、郁金、生大黄(后下)各15g。

②〔湿重型〕茵陈、蒲公英、茯苓、白术、薏米、丹参、炒三仙各30g,泽泻15g,厚朴、陈皮、白蔻仁、木香各12g。

用法以上各方均日1剂,煎日3次内服。

疗效治疗例,其中黄疸型肝炎治愈85例,显效5例,无黄疸型肝炎10例均治痊愈,总治愈率%。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2):24

方药38

十大功劳9~15g,黄花草15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

疗效治疗例,大多7~10天退黄,14~21天内痊愈,治愈率%。

来源广西百色田阳县防治院

方药39

六月雪根60g,白茅根、山楂根各30g(三味鲜草加倍)。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10天为1疗程,连用3疗程。

疗效治疗例,痊愈9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99%。

来源安徽宁医院吴成善

方药40

鸭跖草全草30~60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20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例,均6天好转,黄疸14天消失,肝脾肿大30天恢复正常治愈率%。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2):61浙江中医学院姜树檀

方药41

生黄芪40g,茵陈30g,茯苓、败酱草各15g,生麦芽20g,陈皮16g,当归12g,五味子、蒲公英、栀子各10g。肝区痛加郁金、金铃子散;呕吐加竹茹、藿香、佩兰;发热加柴胡;大便秘结加大黄;腹泻加车前子、薏米。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

疗效治疗例,痊愈8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97%。

医院王心祥

方药42

茵陈、板蓝根各30~50g,龙胆草10~20g,车前子15~25g,生大黄10~15g,生黄芪30g,枳壳20g,广木香、升麻各18g,焦山楂、神曲、麦芽、赤芍各15g。偏热大便干燥去木香加芒硝(冲)15g;呕吐加半夏、藿香各15g;腹胀,纳呆加砂仁、厚朴、陈皮各15g;肝肿大迟迟不回缩加五味子、秦艽各18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

疗效治疗例,显效80例,好转20例,总有效%。

医院张奇松;医院曹会波

方药43

金茵六一散金钱草10~20g,茵陈30~60g,滑石20~30g,甘草5~10g,枳壳3~6g。湿热重加黄柏;大便秘加大黄;食滞加山楂、炒莱菔子。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

疗效治疗例,均全部治愈,治愈率%。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2):18

方药44

岗稔根30g。黄疸重加田基黄、茵陈、白花蛇舌草各15g,鸡骨草30g;肝脾大加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半边莲各15g,白背叶根30g;肝区疼痛加白背叶根45g,鹰不泊根、老鼠刺各30g。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20天为1疗程。

疗效治疗98例,治愈88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98%。

来源医院

方药45

茵陈25~g,板蓝根20~50g,茯苓20g,栀子、大黄、黄芩、黄柏、泽泻、郁金各15g,木香10g。食少纳呆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砂仁;腹胀加莱菔子、枳实、厚朴、陈皮;齿鼻衄血加藕节、茜草、侧柏叶、地榆、丹参;胁痛加元胡、川楝子、香附、白芍、青皮;肝脾肿大加鳖甲、炮山甲珠、丹参、三棱、莪术;转氨酶高加五味子、龙胆草、菊花、双花、连翘、牛膝、败酱草;锌浊、麝香浊增高加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三棱、莪术、丹参。

用法日1剂,煎日3次内服,14天1疗程,配一般保肝药合用。

疗效治疗96例,消黄、降黄显效93%。

来源吉林中医药杂志;(5):14何光荣等

以上是和各位分享的方剂,希望各位老师将使用后的心得体会反馈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会在此平台分享您的治疗经验,以帮助更多的患者,如果您有其他好的治疗经验并且愿意分享,我们也愿意协助您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